就說小劉吧,32 歲的她,生了娃之后,媽媽就來家里幫忙帶孩子。原本很多同事都羨慕小劉,有親媽在身邊,日子肯定輕松不少。可時間一長,矛盾就慢慢冒出來了。小劉發(fā)現(xiàn),原本干凈整潔的廚房變得越來越擁擠,餐桌上總是堆滿了東西,更讓她頭疼的是,各種喝完飲料的塑料瓶子開始在廚房 “安營扎寨”??蓸菲坷镅b著小米,雪碧瓶里塞著黃豆,礦泉水瓶還被用來裝醋,媽媽還說這是重復利用,環(huán)保又省錢,怎么勸都不聽。 其實啊,像小劉媽媽這樣的情況還挺常見的,很多老一輩都有節(jié)儉的習慣,喜歡把塑料瓶洗干凈再用,裝各種吃的、用的。但大家可能不知道,這看似環(huán)保的行為,背后卻藏著不小的健康隱患!咱們?nèi)粘S玫乃芰现破飞?,都有一個帶小三角箭頭的循環(huán)標志,里面標著 1 - 7 不同的數(shù)字,這些數(shù)字就像是塑料制品的 “身份證”,代表著它們不同的制作原料樹脂規(guī)格。咱們平時常見的礦泉水瓶、飲料瓶還有一次性包裝袋,大多是用 1 號 PET 材質(zhì)做的。這種材質(zhì)輕巧又沒異味,氣密性也好,所以常用來包裝飲料,就像給飲料穿上了一層 “防護衣” ,讓飲料能好好保存。 但這 “防護衣” 也不是能隨便穿的!PET 材質(zhì)的塑料瓶,基本上都不適合重復使用。要是反復用它裝別的東西,或者存放條件不合適,它就像一個被 “激活” 的小惡魔,會變得不安全,釋放出有害物質(zhì)。比如,在制作塑料瓶的時候,會用到金屬催化劑 “銻”,這東西有生物毒性,就像個偷偷潛入人體的 “小賊”,會通過消化道、皮膚這些 “通道” 進入我們身體,損害我們的組織和器官。還有塑化劑,商家為了讓 PET 材質(zhì)更結(jié)實耐用,會添加鄰苯二甲酸酯這類塑化劑。它就像個搗亂的 “調(diào)皮鬼”,進入人體后,會擾亂我們的內(nèi)分泌調(diào)節(jié),增加患癌的風險。 特別是下面這些常見的食品,用塑料瓶來裝簡直就是在 “引火燒身”!先說食用油,它溶解性特別強,就像個 “溶解高手”,能把礦泉水瓶里的鄰苯二甲酸酯等有害物質(zhì)都溶解出來。要是長期吃進這些有害物質(zhì),咱們的身體可就遭罪了。還有醬油等調(diào)味品,里面有酸性物質(zhì)和鹽分,用礦泉水瓶裝它們,就像給塑料瓶來了一場 “腐蝕大戰(zhàn)”,不僅會加速塑料瓶變形,還會把那些有害物質(zhì)釋放到食物里。熱水也不能用礦泉水瓶裝,礦泉水瓶一遇到高溫,就像個 “脆弱的玻璃人”,馬上就開始釋放有害物質(zhì)。很多人還習慣把裝食用油的塑料瓶放在灶臺旁邊,那溫度一高,多危險??!還有碳酸飲料、檸檬汁這些酸性的東西,它們就像 “塑料腐蝕劑”,會加速塑料降解,釋放出更多有害物質(zhì),所以也別用礦泉水瓶裝。 可能有人會問了,超市里的調(diào)味品、食用油不也是用塑料瓶裝的嗎,怎么就沒風險呢?這是因為超市里那些塑料容器,是根據(jù)所裝物質(zhì)專門設(shè)計制作的。在生產(chǎn)的時候,會用和所裝食品類似的模擬物做遷移實驗,確保安全后才會使用。但咱們自己用裝水的塑料瓶去裝醬油、醋,可沒這個 “安全保障”,誰也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危險的事。 PP 材料,也就是 “5 號塑料”,是 7 種塑料制品里唯一能放微波爐加熱的,它耐熱能達到 140℃,一般情況下加熱不容易分解。但也別大意,要是盛放高油高糖的食物,加熱時溫度可能會超過 150℃,這就超出了它能承受的范圍,還是會有危險。 那咱們該怎么安全使用塑料制品呢?這里面可有不少講究!首先,要認清塑料制品的標識。常見的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等,都有各自的特點。聚乙烯(PE)常溫下比較穩(wěn)定,就像個 “溫和的小衛(wèi)士”,常用來做食品包裝袋。而聚氯乙烯(PVC)遇到高溫或者某些物質(zhì),就會像個 “危險分子”,釋放有害物質(zhì),不太適合包裝食品。 其次,一定要避開高溫環(huán)境。塑料制品大多都怕熱,就像怕火的小螞蟻,千萬別用它們裝燙飲,不然有害物質(zhì)就會被 “逼” 出來。就算有些塑料材質(zhì)能放微波爐,加熱時間也別太長。 然后,要正確盛放物品。不同的塑料制品有不同的用途,就像不同的工具干不同的活兒,可不能亂用。比如保鮮膜,就不適合裝高油脂的食物,因為油脂會像 “小偷” 一樣,把保鮮膜里的塑化劑給 “偷” 出來。塑料制品也別用來裝強酸性、強堿性的食物,不然它們之間會發(fā)生化學反應,同樣會析出有害物質(zhì)。 最后,千萬別長期使用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塑料餐具。這些一次性餐具從設(shè)計上就是用一次的,長期用,不僅容易滋生細菌,還會像個 “定時炸彈”,慢慢析出有害物質(zhì),危害我們的身體。 以上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yè)醫(y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guān)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