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荊是廣泛分布在農(nóng)村的一個樹種,大多生長在荒地、田坎邊或巖石邊上。是人們生火做柵欄或教棍的首選之一。 ![]()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精神需求不斷提高。黃荊不再僅僅作為生活原材料或者教棍存在,黃荊開始被當做成盆景出現(xiàn)在市場上,因為黃荊具有根莖發(fā)達,耐干旱存活率高的特點,所以制作出來的盆景不但造型獨特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欣賞價值。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黃荊盆景的具體制作步驟! ![]() 第一:采樁 制作黃荊盆景,最基礎(chǔ)的一個步驟就是采樁,春季是黃荊植株生長最為快速的季節(jié),所以最佳采樁時間也在每年的3-4月份,選擇一株根系發(fā)達的黃荊。小心挖出埋在地下或石頭縫隙里的根,盡量多帶一些泥土,切忌不可挖斷根莖或完全不帶任何泥土。將挖出來的根系連帶泥土用水浸濕,用塑料袋或保鮮膜包好,以最大程度的保護根系,防止水分快速蒸發(fā)。 ![]() 第二:日常護理 將黃荊移植到盆里后,就是日常的護理階段了,澆水、施肥、日照、提根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驟。黃荊喜陽,且是耐干旱植物,所以日常不需要過多的澆水,一周一次即可,夏季天氣炎熱可視情況增加澆水次數(shù),澆水過勤會出現(xiàn)根系腐爛,太少也會出現(xiàn)葉子枯黃掉落的情況。 ![]() 在黃荊的生長期需要大量的養(yǎng)分,建議在上盆時可以施加一些有機肥,在農(nóng)村的花友們可以就地取材選擇家畜糞便。城市的花友們也可以選擇購買有機肥或者自制腐熟的豆餅等。 ![]() 在春夏兩季,植株生長較快,施肥頻率建議保持在半個月一次,每次施肥需要注意量,施肥過多過濃都會容易引起葉片發(fā)黃、燒根的情況。待到黃荊已經(jīng)成型后,就可以逐漸減少施肥頻率,一月一次的有機肥就基本就可以滿足植株的生長需要。 ![]() 第三:日常修枝 要想盆景擁有獨特的造型,贏得親朋好友的夸贊,日常修枝少不了。修枝主要是對大小不均勻的葉片,枯枝,錯綜盤雜的枝條進行修剪。并趁著黃荊枝條還未木質(zhì)化的時候,打理成自己想要的形狀,市場上大多造型都是花瓶或帆船的造型。花友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盆景進行塑形。 ![]() 文章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