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之天佑背滿文暗八仙花錢"屬于清代民俗花錢的一種,結(jié)合了吉祥紋飾與滿文銘文,喻意吉祥。 1. 暗八仙紋飾的含義與流行 古傳說有一個“八仙過?!钡纳裨捁适拢渲械陌宋簧裣沙蓡T在明代吳元泰《八仙出處東游記》中正式確定為以下八位,分別是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lán)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 他們各手持一法器寶物,分別是葫蘆、團(tuán)扇、魚鼓、寶劍、荷花、花籃、橫笛和陰陽板,均是法力無邊之器。? ![]() “八仙過?!惫适略从谒麄兏绑刺視蟾黠@神通渡海,后衍生為成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喻憑借各自本領(lǐng)完成任務(wù)。 八仙組合在元代雜劇中初現(xiàn),至明代定型,成為道教文化與民間信仰的重要符號。 “暗八仙”又稱為“道家八寶”,是道教文化中的典型紋樣。暗八仙中所表的法器就是八仙所持寶物。用法器暗指仙人,因此稱為“暗八仙”。它們與八仙具有同樣的吉祥寓意,代替仙人形象,象征驅(qū)邪避災(zāi)、祈福納吉。 “暗八仙”紋飾始于康熙時,但傳世品甚罕,雍正、乾隆時器物較多。雍正官窯暗八仙紋飾見有粉彩、斗彩及青花器物。 乾隆官窯暗八仙紋飾器物品種極為豐富,有青花、黃釉青花、粉彩、釉里紅及雕瓷。在構(gòu)圖上沿襲前朝的風(fēng)格,并借鑒八仙人物紋飾的畫法,在背景中繪畫海水紋。與雍正暗八仙紋飾相比,乾隆粉彩暗八仙紋飾更強(qiáng)調(diào)線條的運(yùn)用,勾線極為清晰。 暗八仙后來廣泛應(yīng)用于建筑及花錢等工藝品中,尤其在清代乾隆手雕花錢中工藝精湛,常搭配吉語文字增強(qiáng)寓意。 典型的代表作是在乾隆年間由乾隆御制的一盒12枚的祈福金幣,系盛世繁華的象征。 “乾隆御制祈福金幣”分兩層放置于十二個錢槽內(nèi)。每層六枚,通體點(diǎn)綴暗八仙吉祥圖樣,邊廓飾以云紋,底面纏枝花卉。每枚金幣配以錢蓋,共六樣,每樣兩枚,錢蓋飾以蝙蝠、萬字紋、牡丹等吉祥紋飾,枚枚精致,繁復(fù)奢華。 十二枚金幣分別鑿刻有十二地支滿漢文:“天下太平、久安長治、政通人和、和風(fēng)甘雨、國泰民安、光明正大、受之天佑、福祚綿長、壽富康寧、吉祥安康、紫氣東來、萬壽無疆”,蘊(yùn)含著為江山社稷祈福的深意。 其中的“受之天佑”金幣如下圖: ![]() 徑46.64mm,厚3.92mm,重36.6g 2. 滿文銘文的背景 清代錢幣背面常鑄滿文,多為鑄造局名稱(如寶泉、寶源)或祈福語。普通花錢的滿文可能代表鑄造地或特殊用途,如鎮(zhèn)庫、饋贈等。 2017年,這套金幣在嘉德春拍的“見微知著—金銀珍玩”專場上,以含傭金成交價4197.5萬元成交,打破了古錢幣拍賣記錄,成為中國錢幣拍賣史上最高價。 而這一枚“受之天佑”暗八仙銅質(zhì)花錢藏品,可能是清朝乾隆御制金幣的復(fù)制品。直徑46.8mm(與金幣直徑相近),厚度2.4mm,穿口7.2mm幣文高1.2mm,重量22g。 計(jì)算鑄材比重約為11g/cm3。聽聲鑒別:聲音渾厚,略有顫音,但非純銅之聲,估計(jì)摻有其他金屬成份。 ![]() ![]() ![]() ![]() ![]() ![]() 細(xì)觀其鑄造工藝非熔鑄而成,仍是手雕制品,但遠(yuǎn)不及同款金幣一個檔次。其“暗八仙”圖案細(xì)節(jié)不到位,但其稀罕程度也仍可圈可點(diǎn)。其鑄工尚規(guī)整,幣文深竣挺拔,清晰無粘連,筆畫邊沿可見刻痕,地章平整,暗八仙圖尚可辨識,方穿外圓,穿內(nèi)壁精修成魚脊梁,外輪修為微⌒狀,手感圓潤,包漿自然,我辯其為晚清制品。 此花錢正面“受之天佑”幣文之間的地章上分別鐫刻了暗八仙的寶物。 左上是張老的“魚鼓”;左下是曹國舅的“陰陽玉板”;右上是漢鐘離的“團(tuán)扇”;右下是韓湘子的“橫笛”。 幣背鐫刻有滿文"受之天佑",在幣文空白處左上是呂洞賓斬妖除魔的“寶劍”;左下是鐵拐李裝著長生不老的丹藥的“寳葫蘆”;右上是何仙姑的“荷花”,能使人修身養(yǎng)性;右下是藍(lán)采和裝滿仙品,能廣通神明的“花籃”。 3. "受之天佑"的可能解讀 “受天之祐”出自隋代佚名的《親耕籍田七首》。 肇新帝藉,率我農(nóng)人。 三推終畝,祗事咸均。 陟降也時,粲然有文。 受天之祐,多透如云。 白話意思是: “親近田園耕作,率領(lǐng)我們農(nóng)民。三番耕耘,務(wù)使田地均勻。上山下田的時候,精神煥發(fā),有一種文化氣息。得到上天的庇佑,豐收如云。” “受天之祐”,即為"蒙受上天庇佑",常見于清代祈福類花錢。 滿族及其先民素來信奉“薩滿教”,信神信天,即行天理,事理。 天命十一年七月,努爾哈赤對貝勒諸臣們說: “朕心公而法嚴(yán)。有功者必賞,雖仇不念;有罪者必懲,雖親罔恤。以是為是,以非為非,故蒙天眷佑。遼東之地,盡畀于我。明主棄前盟、開邊釁,遂致天譴,喪師失地。” 從這段引文來看,努爾哈赤認(rèn)為:執(zhí)政出于公心,有功雖仇必賞,有罪雖親必罰,天必佑之。 查《詩經(jīng)·大雅·下武》中"受天之祐"在滿文《御制翻譯詩經(jīng)》中官方譯為: ????? ????? ???????? ?? ??????。 或直譯為"獲得了天的庇佑", ????? ???????? ?? ???? 對照此花錢背滿文可以對應(yīng),正好是錢文中的滿文銘文,推測此錢可能用于祭祀、祝壽或辟邪場景,強(qiáng)調(diào)天命與祥瑞。 4. 類似錢幣的市場參考 根據(jù)搜索結(jié)果,清代暗八仙花錢的成交價差異較大,主要取決于材質(zhì),尺寸、工藝、品相及稀有度: 普通暗八仙花錢: 直徑約45-50mm,成交價在3千-1W元之間(如清代八角型暗八仙八卦花錢成交價11000元)。 大型或特殊工藝花錢:直徑超50mm、雕刻精細(xì)者價格更高,如直徑57.1mm的暗八仙花錢成交價達(dá)32770元。 5. 收藏價值與注意事項(xiàng) 工藝等級:手雕花錢(如直徑64.9mm、重109.39g的暗八仙)因工藝復(fù)雜,評級為"上、中"級,價值顯著。 品相影響:包漿自然、無銹蝕的花錢更受青睞,如清代暗八仙花錢若保存完好,價格可能翻倍。 稀缺性:若此錢為特定場合定制或存世量極少(如乾隆御制金幣中的"久安長治""紫氣東來"等稀見品),價值可能突破數(shù)十萬元。 結(jié)論 "受之天佑背滿文暗八仙花錢"為清代中晚期作品,結(jié)合吉語與暗八仙紋飾,其市場價值可能在5000-30000元區(qū)間,具體需根據(jù)實(shí)物尺寸、工藝細(xì)節(jié)及品相綜合評估辯偽識真! 2025年5月3日撰稿于成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