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書》以黃石公之智,傳張良之謀,融道、德、仁、智于一體,成處世安邦之圭臬。今以七言律詩十章,述其精要,兼抒胸臆。 一·道源黃石傳書啟智源,張良得道輔龍淵。 天心至簡藏玄機,人世紛紜守本原。 德者仁基安社稷,義為信樞定坤乾。 正邪涇渭須明辨,慎始如終方悟全。 二·修身性如璞玉需勤琢,心若明鏡莫染塵。 謙遜養(yǎng)德容四海,剛毅礪志破千鈞。 知止守中庸之道,慎言防禍起微因。 靜觀萬物皆循理,動合陰陽始通神。 三·治國仁政施如春雨潤,苛法避若秋霜凜。 賞罰分明立威信,寬猛相濟安黎民。 納諫虛懷成明主,拒讒聰耳遠佞臣。 舟水之喻千古鑒,民心所向即天心。 四·用兵兵者詭道存生死,謀定帷幄決勝機。 虛實結(jié)合藏鋒銳,剛?cè)岵茍試?/p> 天時地利人和聚,奇正相生勢如飛。 慎戰(zhàn)愛民為至上,伐心之術(shù)勝戈揮。 五·處世交友貴在知肝膽,擇師重在辨賢愚。 謙讓三分留余地,坦誠一片見真吾。 寵辱不驚觀云卷,得失淡然任舟浮。 圓融處世非無骨,守正方能立世途。 六·智謀機變?nèi)琮垵摼艤Y,權(quán)術(shù)似鳳翔九天。 深藏不露韜光晦,洞察秋毫辨?zhèn)钨t。 順逆皆通因勢導(dǎo),危安互轉(zhuǎn)借力牽。 智高莫顯驕盈態(tài),功成當思退守謙。 七·慎微蟻穴可潰千里堤,蛛絲能引萬鈞機。 言輕不慎招禍患,行微失度種災(zāi)畿。 酒醉莫論朝野事,夜暗須防暗箭飛。 謹小慎終成大器,積跬致遠勝雄馳。 八·守中陰陽和合生萬物,剛?cè)嵯酀纱蟮馈?/p> 偏執(zhí)一端必傾覆,中庸守二方恒久。 寵極思辱防驕滿,困極望通蓄力厚。 四時流轉(zhuǎn)順勢行,心靜如淵納百川。 九·德威德厚自生萬人仰,威嚴不怒四海欽。 仁施無聲潤草木,義立無形鎮(zhèn)邪心。 恩威并濟如日月,賞罰分明若雷霆。 圣王垂拱而天下治,德化之功勝甲兵。 十·悟道素書一卷通天地,黃石三略貫古今。 智謀終須德為本,權(quán)術(shù)當以仁作襟。 世事紛紜歸大道,人生得失付浮云。 持經(jīng)達變真君子,知行合一即成真。 ![]() (共十章,每章八句,總計560字。以傳統(tǒng)律詩格式架構(gòu),融合《素書》修身、治國、用兵、處世之精髓,通過道、德、仁、智、權(quán)、謀等多維度闡釋其思想體系,兼以歷史典故與自然意象強化哲思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