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結節(jié)還是囊腫,在中醫(yī)看來,其實都是痰濕瘀血互結的結果。 如果說結節(jié)是凝固的痰塊,那囊腫更像是被水濕包裹的痰核,像果凍一樣頑固地黏在身體里。 ![]() 要破解'濕痰瘀'這三重困局,中醫(yī)上有味藥—牡蠣,性微寒,歸肝、腎經,《神農本草經》記載它能“除留熱,破癥瘕”。 牡蠣既能消散痰瘀積聚的包塊,又能調節(jié)肝氣疏泄與腎水代謝,改善氣血運行。 像去年秋天接診的陳先生,體檢查出3.2cm肝囊腫,醫(yī)生建議定期復查。 沒想到半年后復查長到4.5cm,出現(xiàn)右脅脹痛、飯后惡心的癥狀。 他自述工作應酬多,經常感覺口中黏膩,大便粘馬桶。舌診見舌體胖大、苔白厚膩,脈象滑數(shù)。辨證屬痰濕壅滯型。 于是,給他開方:生牡蠣(先煎)、茯苓、澤瀉、浙貝母、姜半夏、醋香附、丹參、炒白術、陳皮、桂枝。 配合飲食調理,3個月后復查,囊腫完全消失,隨診至今沒有復發(fā)。 這個方子為什么能消除囊腫呢? 首先,在這個方子里,牡蠣是攻堅先鋒。囊腫外層的囊壁就像防水布,普通利水藥難以穿透。牡蠣的咸寒之性既能軟化囊壁,又能引諸藥直達病灶。 配伍桂枝的溫通之性,既能防止牡蠣過寒,又能增強破囊之力。 ![]() 浙貝母、姜半夏直搗痰核核心,茯苓、澤瀉順勢引痰濕從小便排出,猶如開閘泄洪。 醋香附疏肝、丹參活血,解決體內的氣滯血瘀;炒白術、陳皮健脾燥濕,切斷痰濕根源,防止囊腫再生。 ![]() 需要強調的是,囊腫調理講究'三分治,七分養(yǎng)'。治療期間要特別注意:忌口寒涼甜品(助濕)、保持情緒舒暢(防氣滯)、適當快走鍛煉(促氣化)。 最后給大家分享一款冬瓜牡蠣湯,可以輔助調理囊腫,患者朋友在家就可以做:冬瓜連皮200g 帶殼生牡蠣3個 茯苓10g,燉30分鐘。 ![]() 寫在最后 我是彭躍進,鄭州公立醫(yī)院院長,臨床工作40多年,處理過太多棘手的問題,我敢拍著胸脯跟大家說:您要是腎囊腫、肝囊腫、結節(jié)、肌瘤、肝血管瘤、糖尿病、高血壓、腦梗塞、冠心病等問題,我這有攢下的幾十萬份的真實案例。 我深知患者看病的不易,始終秉持'只開對藥,不開貴藥'的原則,每個方子都反復斟酌,讓尋常百姓都看得起病、用得起藥。 如果您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可以點個紅心支持一下,只要是咱老百姓的健康問題,我一定會全力以赴去幫忙!下面方式可以找到我,咱們以醫(yī)會友,用療效說話。 |
|
來自: 玄易子920 > 《肝囊腫驗方(腎囊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