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解剖 ![]() ![]() ![]() ![]() ![]() ![]() 1、病史 有腰部屈曲狀態(tài)下,脊柱旋轉的損傷史。 2、臨床表現 ①急、慢性損傷均可在腹外斜肌起點(下八肋外側)和止點髂嵴前部有疼痛、腫脹。 ②雙側同時損傷,腰前凸加大;單側損傷腰部呈側屈后伸姿勢。 ③腹外斜肌主動收縮轉體時,疼痛加劇。 ④腹外斜肌起、止點有明顯的壓痛點。 ⑤腰部屈曲旋轉活動受限,主動做此動作,疼痛加重。 1、適應癥與禁忌癥 腹外斜肌慢性損傷是針刀微創(chuàng)手術的適應癥。急性損傷超過一個月后,仍有癥狀者,則視為慢性損傷,可應用針刀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 2、體位 側臥位,患側在上,健側下肢伸直,患側下肢屈曲。 3、體表標志 腋后線和腋前線及線間區(qū) 腋后線與腋前線間為腹外斜肌在肋骨上的起點處,上方起點靠腋前線,下方起點靠腋后線。 肋骨 肋骨是最明確的體表標志。在皮下可捫及向外隆出的條狀肋骨,肥胖病人需深壓方能觸之。因此,應仔細捫摸。 髂嵴 髂嵴為髂骨翼的上緣,可用作計數椎骨的標志。兩側髂嵴最高點的連線平對L4棘突或L4-5棘間針刀學習18500084363。直立位時,在身體側方,髂骨的最高點將髂骨分為前后兩個部分,髂嵴上緣又可分為內、外兩唇。從髂嵴最高點向前的髂骨部分為髂嵴前部。髂嵴前部,包括髂嵴、髂結節(jié)、髂前上棘等。髂嵴前部有多個軟組織附著。在髂嵴外唇有闊筋膜張肌、腹外斜肌和背闊肌附著;中間線有腹內側斜肌附著;內唇有腹橫肌和腰方肌附著。 5、消毒與麻醉 皮膚常規(guī)消毒,戴手套,鋪無菌巾,局麻后行針刀術。 6、針刀微創(chuàng)手術操作 ![]() ![]() ![]() ①肋骨面上的壓痛點 刀口線和腹外斜肌纖維走向平行,刀體與皮面垂直??焖俅倘?,深達肋骨面。調整針刀至肋骨下緣的骨面上,稍深入至骨緣下,先縱行疏通,再橫行剝離。如果粘連較重,針刀學習18500084363可調轉刀口線90°切開剝離2~3刀。在肋骨面上的痛點均如此操作。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