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萸肉,我們經(jīng)常開的,但常用來滋補。但張錫純用山萸肉是來收斂正氣的,常用在病情危重的時候,起一個救急的作用。 張錫純認(rèn)為它味酸性溫,大能收斂元氣、振作精神、固澀滑脫。那張錫純在患者危急時,是怎么用山萸肉這味藥呢?我們來講個病例。 鄰村有一個叫李子勛的人,這是張錫純當(dāng)年在老家的病例,此人50多歲了,有一天走路偶然碰見張錫純,一碰著就問:錫純,好久沒見您,錫純,求您件事,你幫我診診脈。 這是每一個學(xué)中醫(yī)的人,您一定會碰到的經(jīng)歷,大家健康有問題,都希望您沒事幫著診診脈,所以有的時候,吃飯的時候,一桌子人都跟您伸出手來,幫我診診脈。 張錫純就給人診脈。李子勛就說,我上個月有病,得病了,吃了藥已經(jīng)好了,好了以后覺得現(xiàn)在我的身體,非常清爽,很好,就不知道這脈象如何,你幫我診診,你看我現(xiàn)在恢復(fù)的怎么樣。 李子勛這話也正常,但張錫純這一診脈,心中一驚,為什么?這脈“尺部無根”,尺部對應(yīng)腎。我們這脈,從手腕開始往肘部這一量,寸、關(guān)、尺三部,左手代表著心肝腎,腎是腎陰。右手代表肺脾命,這命是命門,代表腎陽。 所以,他一摸這人的尺部,張錫純診脈就診這三部,一診尺部,脈很虛,尺部無根代表腎氣非常不足了?!按绮繐u搖有將脫之勢”,什么意思?就是寸部脈往上涌、跳,很虛,你說它這有實嗎?不是,很虛,但是往外跳、往上涌,這叫什么?好像正氣欲脫的感覺,這不是脈很弱,而是飄飄往外走。 張錫純診到這個脈,心里面想著不好。但張錫純非常有心計,他對患者非常講究,沒馬上說他,你這病危險了不好了,沒這么嚇唬患者,因為患者自己覺得自己病好了,您這時候嚇唬他,他第一可能受不了,第二他未必相信,他認(rèn)為他好了。 所以,張錫純就說,你的脈很平和,恢復(fù)的不錯,挺好,就以脈象平和回答他。然后,等這人走了,張錫純趕快找到這人的侄子,大家都很熟悉嘛,告訴他:我跟他講了肯定不信,但是你叔的脈現(xiàn)在非常危險,必須馬上服滋補收斂的藥,防止元氣暴脫,突然一下元氣欲脫,這人可能就走了,不行的。怎么辦?我跟他說,他可能不相信,你慢慢跟他滲透一下好不好?關(guān)注他一下,有什么問題馬上找我。 你看張錫純仗義,人家負(fù)責(zé)到底。結(jié)果,這位侄子就向李子勛講了,慢慢透露,張錫純說你脈有點不好,你看叔,咱服點補藥不行嗎?給你買點補藥吃吃。李子勛果然不相信,怎么可能?我身體好的很。這事就作罷了。 結(jié)果,就過了兩天,張錫純正在家里面,突然李子勛他們家來人了,一定要請張錫純,張錫純急壞了,怎么回事?那邊說,可了不得了,出大事了,李子勛突然間眩暈不起,一下眩暈倒在床上了,起不來了,趕快去救他命吧,趕快去診治去吧。 張錫純跟著他們馬上來到李子勛家,一進家門一看,李子勛周身顫抖、渾身顫抖,頭上嘩嘩出汗、言語錯亂,說話可能有點不對岔了,然后唯一能講清楚的是什么?說自己心里面咕咚咕咚亂跳,發(fā)虛、發(fā)空的亂跳,挺不住了好像。 然后一診他脈,上盛下虛,什么意思?就是這個尺部腎脈果然比以前更虛了,寸部脈更加往上涌了,這狀態(tài)更明顯了。張錫純說不好,這是正氣欲脫,這人可能有點危險了,怎么辦?趕快拿這個山萸肉一兩半,配合生龍骨、生牡蠣(兩者都具有收斂的作用),野臺參(黨參),生赭石。 大家看這方子里邊,最主要的藥就是山萸肉。方子熬好以后,熬這一副藥給他喝下去,結(jié)果“一劑即愈”,就這一副藥喝下去以后,這個人的危急狀態(tài)就解除了。然后張錫純把萸肉改成一兩,加了生山藥。這是張錫純的絕招,用山萸肉和生山藥配在一起可以救命。我在病人危急時,用生山藥來救命,也是跟張錫純的書學(xué)的。 張錫純開的這個湯連服數(shù)劑,就是加了這個山萸肉和生山藥的方劑連服數(shù)劑,加了以后,“脈亦復(fù)?!保}也正常了,這個危急的癥狀就解除了,人的身體就恢復(fù)正常了。所以,張錫純對山萸肉的應(yīng)用是非常精到的,在患者危重的時候,他就知道什么藥下去能達到什么結(jié)果,就能把這個人給救過來。 大家看,張錫純特別擅長使用山萸肉,在病人危急的時候,正氣欲脫的時候,來救患者于危難,這是真正的好醫(yī)生,厲害的醫(yī)生。中醫(yī)練到這個份上,那真的是名醫(yī)了。 今天我們的李可老中醫(yī),在創(chuàng)立他的方子的時候,就參考張錫純的經(jīng)驗,用山萸肉來治療那種患者心衰等疾病,西醫(yī)往往宣布不治了,這可能都治不了了,但李可老先生會用重劑藥下去,把這患者給救過來,這是什么?就是張錫純的這種心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