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茜草湯治過敏性紫癜40例均痊愈山東東平縣老湖鎮(zhèn)莊科村青年孫峰,1992年3月來院求醫(yī)。8天前開始感覺周身不適,輕度發(fā)熱。7天來皮膚上反復出現(xiàn)血點,大小不等,多為針尖大小,略高出皮面,壓之不褪色,以兩肢為最。近三天又感小腹隱痛,臍周壓痛,有時嘔吐,大便呈血性。檢查體溫37.4℃,脈搏每分鐘84次,血壓15/9kPa(110/70毫米汞柱),舌質(zhì)紅,苔黃、脈數(shù),診斷為過敏性紫癜。此病當前尚無特效療法,我給予自擬的茜草湯治療,卻獲得了滿意療效。配方及用法:茜草根30克,生地15克,元參12克,丹皮、防風、阿膠、白芍、黃芩各1.0克,甘草6克。小兒酌減。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劑見紫癜消退,腹痛和便血均減輕,再服3劑痊愈。療效:我運用茜草湯先后治療過敏性紫癜患者40例,療程短者5天,最長者15天,均全部治愈。 2.治慢性鼻炎、鼻竇炎方 慢性鼻炎,證見鼻塞,流黃濁涕,慢性鼻竇炎可兼見前額頭痛,眉棱骨酸痛,頭昏,頭暈等,過敏性鼻炎除了鼻炎癥狀外,還兼有早晨剛起床,或一遇冷風、粉塵等就連續(xù)打噴嚏、流清涕等。西藥抗炎多不效,滴鼻凈等可暫通,旋即復塞,手術非常痛苦,亦不能根除,本方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20-25劑可除根,鼻竇炎稍慢些。 銀花15克,連翹15克,荊芥10克,牛蒡子12克,菊花10克,板藍根20克,蒼耳子12克,辛夷12克,薄荷(后下)10克,白芷10克,甘草6克。 水煎,日一劑,分二服。 3.養(yǎng)心湯治手汗非常有效配方及用法:柏子仁30克,炒棗仁30克,荔枝仁15克,首烏30克,黃芪60克,茯苓30克,龍牡30克。每日1劑,水煎2次分服。 百姓驗證:一位姓熊的男士,42歲,1976年4月因受驚過度而兩手汗出不止。曾以中醫(yī)、西醫(yī)、中西醫(yī)結合多方治療,用中藥100余劑,內(nèi)服西藥,并采用封閉、外搽、輸液等辦法,皆告無效。患者既往有高血壓、肝炎等病史?,F(xiàn)形體消瘦,面色無華,兩掌紅熱,大小魚際有紅淤斑,兩掌心潮紅,汗流如雨,淋漓不斷,手掌粗裂。平素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舌淡、舌尖紅、苔薄白、脈細數(shù)弦。投以偏方養(yǎng)心湯,每日1劑,水煎2次分服。前后共服18劑,掌汗過多之癥獲愈,再未復發(fā)。 4.清上蠲痛湯治療各類頭部疼痛有奇效配方及用法:麥冬5克,黃花4克,羌活、獨活、防風、蒼術、當歸、川芎、白芷各3克,蔓荊子、菊花各2克,細辛、甘草各1克,干姜0.5克。 加減:左側頭痛者加紅花2克,柴胡3克,龍膽草2克,地黃3克;右側頭痛者加黃芪2克,葛根3克;前額、眉棱骨疼痛劇者加天麻2克,關夏3克,山楂3克,枳實2克;頭頂痛者加藁本3克,大黃1克;風入腦髓而痛者加蒼耳子3克,木瓜、荊芥各2克;氣血兩虛常自汗者加黃芪3克,人參、芍藥、地黃各3克。 功效:祛風理血,理氣逐水。本藥方原載龔延腎《壽世保元》一書,為后世治一切頭痛主方。無論左右、偏正、新舊頭痛皆有效。對頑固性頭痛、慢性頭痛、三叉神經(jīng)痛、偏頭痛、月經(jīng)時頭痛、上頜腫瘤的疼痛及腦瘤引起的頭痛等,用之皆有良效。 百姓驗證:某女,60歲,1972年3月初診。20年前下腹生一腫瘤,突發(fā)腹痛,手術所見為卵巢囊腫蒂扭轉(zhuǎn),此后即發(fā)生習慣性頭痛,以前額尤甚,并有便秘,下肢重倦,右手麻痹,心悸,眩暈。診為血證頭痛。用本條秘方服藥10日,頭痛逐減,約服40日,頭痛基本治愈。 5.董氏奇癢方 蒼耳子50克、艾葉50克、蜂房30克、白蘚皮30克、苦參30克、地膚子30克、川槿皮30克、川椒20克、白礬20克。 用法:上方水煎外洗,每次30分鐘左右。 病例:肖某某,男,53歲,農(nóng)民。2009年5月3日來診。自述患全身皮膚瘙癢癥多年,每逢冬季更甚,不分晝夜。曾服用地米松,注射苯海那明、維丁鈣和靜注葡萄酸鈣,外搽硫磺軟膏等,效果不明顯。用上方三劑后瘙癢明顯消失,后服用養(yǎng)血消風散加減兩劑以固療效,至今未復發(fā)。 6.祖?zhèn)髅胤綄V谓曆?,包括先天性近視?/span> 【配方】石菖蒲6克、黨參5克、遠志6克、云茯苓12克、鹽知母6克、鹽黃柏6克、生地熟地各15克、菟絲子10克、茺蔚子10克、五味子10克、車前子10克、枸杞子10克。 【用法】水煎服。 【加減】伴有多夢多驚者,加磁朱丸10-15克。伴有復視癥狀者,加羌活6克、防風6克、細辛0.5-1克。伴有失眠者,加柏子仁、薏苡仁、棗仁。伴有肺病者,加天冬、麥冬。伴有頭暈頭痛,眼前發(fā)花者,加石決明15-30克、杭菊花10克。 【療效】平均6-10劑痊愈。 7.宮頸糜爛的中醫(yī)治療經(jīng)驗 敷藥療法 處方:苦參、黃柏、兒茶各25克,枯礬20克,冰片5克。 用法:藥研細末加香油適量,調(diào)成糊狀,用帶線棉球浸藥蘸藥糊塞入宮頸處。3日換1次,10次為1療程。 療效:中、輕度施治2-5次,重度10-20次,有效率達96.4%。 8.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癥屬濕熱蘊毒、阻滯經(jīng)絡五土五金湯 金錢草30克,土茯苓20克,金銀花20克,金剛刺20克,土牛膝20克,土大黃20克海金沙15克,土黃連10克,土鱉蟲10克,金蓮花10克。 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3次服;7天一療程。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化瘀通絡 。 主治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癥屬濕熱蘊毒、阻滯經(jīng)絡;有效96.4%。 9.加速尿酸排出 葛根10克、茯苓6克、枸杞10克、薏米仁6克。 五參順脈方(膠囊) 【處方】西洋參30克、丹參30克、北沙參30克、三七參30克、苦參30克、赤芍50克、川芎30克、降香50克、秦艽30克、冰片15克。 【用法】共研為細末(個別藥物濃縮提取研末),裝膠囊,每粒0.45克,每服5粒,每日3次。 【功效】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調(diào)整心脈。具有擴血管、降血脂、抗缺氧、抗缺血以及恢復正常心律的作用。 【主治】冠心病心絞痛,心律不齊以及腦動脈硬化癥,屬氣陰兩虛,血脈瘀滯者。 【加減】 ①作湯劑,胸悶甚者,加薤白; ②汗多,加地骨皮、五味子; ③畏寒肢冷,加桂枝、附子; ④便秘,加生白術、全瓜蔞; ⑤睡眠欠佳。加黃連、肉桂; ⑥舌質(zhì)紫暗甚者,加桃仁、紅花 11.治腳崴神效方 方藥:梔子10克、紅花6克、桃仁6克、土元4克、生雞蛋1個。 配制:將以上4味中藥研末放入碗中,然后把雞蛋打破取蛋清入碗內(nèi),將藥調(diào)成糊狀備用。 治療方法:根據(jù)損傷部位的大小,以0.2厘米的厚度敷上,然后用紗布包扎好即可。每天換藥一次,輕者一次即可,重者最多不超過三次。 特點:此療法止痛消腫快,療程短,效果好,方法簡便易行,適用于社區(qū)基層和農(nóng)村。 12.蛇傷排毒靈 組成:白花蛇舌草9克、七葉一枝花3克、半邊蓮9克、穿心蓮6克、蒼術3克、車前子2克、夏枯草3克、青木香6克、白芷6克。 研極細末,一次頓服,重癥每3-4小時服一次。 說明:治蛇傷一定要注意傷處的清創(chuàng),毒液和毒齒的排凈;并結合蛋清調(diào)雄黃末外敷 13.治各種外傷出血、皮肉破裂 處方:雄土鱉12克、膽南星15克、血竭15克、沒藥24克、馬錢子九個微炒、龍骨9克、當歸9克、南紅花15克、螃蟹骨9克、川羌活9克、凈乳香30克、防風15克、金絲毛24克、三七3克、白芷15克、七葉一枝花15克、菖蒲9克、川芎12克、冰片3克、升麻15克。 制法:各味研極細粉,儲瓶備用。 用法:各種外傷出血,腫脹,瘀斑,皮肉破裂,立即一老酒或溫開水調(diào)敷患處,血止后或腫紫者以凡士林調(diào)成膏外用。休息三分鐘即可血止痛消。 ![]() 點分享 ![]() 點收藏 ![]() 點點贊 ![]() 點在看 |
|
來自: 新用戶5616Y0eR > 《家傳特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