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接著講馮月思老師的《業(yè)績鐵三角:預算分析激勵》。第十章 獎金三、本質:獎金要激發(fā)人性善激勵方案的設計,是預算、分析、激勵閉環(huán)中效果最明顯的“猛藥”,同時也蘊含了諸多管理的藝術。 獎金設計的本質是激發(fā)人的主觀能動性和人性中的善。 只有對人性有深度的認知和把握,才能打造一支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的團隊。 1、自私人都是自私的。 獎金設計者必須克服自身的利己本性,分利于員工,才能真正獲得員工的認同與回報。 比如公司的激勵對象分為以下三類:
我們的目的是人才保留,但在分析時,不能一刀切。 要把員工分類,詳細分析要重點保留哪類人。 假設要重點保留的是第二類新員工,那么我們在獎金的時間設計上,可能要部分縮短時間。 獎勵方希望拉長時間,保留人才;被獎勵方,考慮到自身入職時間短,不穩(wěn)定的情況,更傾向于做一個短期的嘗試,這之間就形成了矛盾。 獎金設計者必須換位思考,利他才能真正激發(fā)員工的利己人性,以達到雙贏的目的。 2、貪婪既然說設計獎金就是要激發(fā)主動性,那是不是員工的主動性越高越好呢? 并不是。 人不是賺錢的機器,工作的意義也不只是掙錢。 除了工作,生命里還有太多需要我們真正關注的人和事。 人性是貪婪的,我們要盡量避免過度激勵的條款,為員工的綜合發(fā)展與身心健康考慮。 3、及時反饋人具有及時反饋的人性。 比如游戲就是及時反饋的,你這一局打得好,就會得到獎勵和裝備。 一方面人性是追逐及時反饋的,另一方面業(yè)務的周期又非常漫長。 這就需要我們想辦法,把長周期切割、變短,讓大家的獎金短期夠得著、拿到手,再進一步向前走。 最后,分享一些獎金設計的心得體會: 一是多一些人生閱歷,多換位思考,沉浸式體會與感受。 設身處地地去思考每一位同事的處境、動機、行為改變,這對一個制度設計者來說特別重要。 二是先人后事。 獎金制度發(fā)布之前的工作大概只占工作的一半,另一半還涉及與員工充分地講解和溝通,以及獎金制度實行過程中不斷地調整和分析。 要反復分析、關注同事的行為變化,不僅要關注最終產(chǎn)出結果,還要關注核心高管的決策邏輯是否有變化。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業(yè)績變得更好。 (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