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龍的生理結(jié)構(gòu)應該和蜥蜴相似 ![]() 一、龍的各部分名稱:大致可分為:頭部 軀干 四肢 尾巴 ![]() ![]() 二、龍頭示意圖:龍頭大致可分為三部分:嘴部(鼻子——嘴角)臉部(眼 眉 耳 角 額 腮)毛發(fā) ![]() 三、龍的軀干造型 ![]() 神了!龍的畫法以及身體各部分結(jié)構(gòu)分析,絕對干貨! 四、龍的四肢造型 ![]() 五、龍的尾部造型 ![]()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像征,中華自古以來自稱為龍的傳人。在我國古代,龍是天子皇權(quán)的象征,帶有龍式樣圖案的物品,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所以以龍為國畫題材的傳世作品比較少。 工筆畫龍的繪畫技法 1.《碧水游心》畫法步驟 步驟一:將設計好的畫稿襯在生宣紙下,用鉛筆輕輕拷貝到宣紙上,過稿完成后用勾線筆勾勒。畫龍身、龍頭、龍爪等重要的結(jié)構(gòu)部分。線條宜用側(cè)鋒,注意頓挫。龍須、龍鰭等需細致處理的地方以中鋒用筆。粗細變化不必太大,以線條的粗細濃淡來勾勒龍頭、龍身、龍尾的遠近變化,一般由龍頭到龍尾的順序勾勒。 ![]() 步驟二:用大筆蘸清水,筆頭蘸濃墨,大膽細心地落筆,畫出近處的海浪,注意留白和墨色的自然變化,以黑白的對比和濃淡的變化來塑造水的體積感。淡墨畫遠景的云,留出云霧的位置。然后,小筆中鋒勾勒龍鱗,同樣根據(jù)遠近調(diào)以濃淡粗細,讓線條在虛實中有所變化。 ![]() 步驟三:這個階段主要是皴擦。用羊毫筆側(cè)鋒從濃墨處皴染,從龍頭開始,用墨的濃淡來塑造龍鱗的層次 感,龍頭和龍身的立體感。同時,注意用筆不可過重、過板,用墨寧淡勿濃,寧少勿多。運筆時還要注意畫面的統(tǒng)一性,在方向和筆法上最好大致相同,不要過分雜亂。龍頭等細節(jié)處用筆尤須謹慎,層層遞進。 ![]() 步驟四:上色的時候,顏料不宜過多,但水分要大。龍身用色最多,爭取一次調(diào)夠。從頭到尾,在染色的過程中適量加以水分,以加強前后的虛實變化。在龍頭、腹甲等處的設色過程中,最好在主色未干之際,進行輔色的渲染,然后調(diào)淡淡的藍綠色渲染水浪的中間色,以突出水的質(zhì)感,最好以朱磦色點染龍。 ![]() 步驟五:用噴霧器把畫面整體打濕,以淡淡青綠色整體罩染大部分畫面,以求色彩整體統(tǒng)一。在未干之際,大筆側(cè)鋒設以青色,要設得稍厚一點,但仍在透明中求層次,從潤澤中求暢快。畫面基本干的時候整體調(diào)整。局部可以精心細畫,最后點睛,題款、鈐印。 ![]() 2.《王者風度》畫法步驟 步驟一:準備好底稿,覆生宣于其上,白描刻畫龍的基本結(jié)構(gòu),注意白描用筆頓挫的變化。大膽用墨用水,酣暢淋漓地將水浪一揮而就。注意與龍身體相接的水浪用筆要清晰,以襯托龍的結(jié)構(gòu)。 ![]() 步驟二:線描的骨架完成后,皴擦的作用是補充線條造型的不足,給骨架增加一些血肉。用筆要輕松、自然,用墨要層層遞進。細致部位要用干渴之筆反復皴擦,在虛實的變化與濃淡的對比過程中,漸漸從水浪中刻畫出龍的體積感來。 ![]() 步驟三:用渲染加以潤色,黃色調(diào)少許朱磦,以金黃色作為龍的主體顏色。根據(jù)位置的不山,在設色的過程中注意變化和濃淡。稍干后,把畫面噴濕,水分適中即可。用頭青的花青調(diào)出淡色,在水分未干之際一氣呵成,表現(xiàn)天水一色的廣闊空間。 ![]() 步驟四:待畫面全干之后,整體調(diào)整,局部深入。用虛實對比來襯托神龍出水時剎那間的王者風度。畫龍重在點睛,點睛時,注意在眼睛的中間以C形刻畫,中間留有少許白,這樣的眼睛看起來比只有一個圓點的眼睛更有神韻。 ![]() 3.《碧波君子》畫法步驟 步驟一:立意構(gòu)圖,設計鉛筆畫稿,選擇上午水波紋宣紙,將其覆在畫稿上面??捎勉U筆輕勾,熟練以后可直接硬毫勾勒,在中鋒、側(cè)鋒、行筆的過程中,適度注意緩急、粗細和節(jié)奏的變化。 ![]() 步驟二:因為水波紋夾宣不像生宣洇水厲害,所以皴擦畫鱗的過程中,容易細化,可以反復渲染。在明暗變化之間,也是水分與墨色比例發(fā)生變化的時候,一般靠近龍鰭的深些,靠近腹甲的淡些。 ![]() 步驟三:深入細致,層層分染,S型的構(gòu)圖也要考慮下半部的留白,只有黑白的對比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才是畫面視覺享受的前提。淡墨的變化往往更加細微,在龍身周圍設以淡墨加以映襯,會使主體更加明確。 ![]() 步驟四:整體調(diào)整,注意細節(jié)的對比與畫面整體的協(xié)調(diào),局部可以用重墨稍加點綴,如龍角、龍眼、龍牙等部位,可以使其對比更加強烈。最后,根據(jù)最初的構(gòu)思進行題款、鈐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