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及研究機構 1.浙江農林大學吳越文化研究院、錢氏文化研究院 該研究院成立于2024年3月,由首席專家王長金教授領銜,聚焦《錢氏家訓》的當代價值與傳承創(chuàng)新研究,成果包括在《浙江日報》發(fā)表核心觀點,強調家國情懷、民本思想等現(xiàn)實意義,并探索數(shù)字化傳播手段 。 2.杭州師范大學吳越錢氏家族研究所 國內首個以家族為研究對象的機構,成立于2007年,所長李最欣教授深耕錢氏家族文獻與歷史,研究范圍涵蓋錢氏后裔的學術貢獻及家訓對人才輩出的影響 。 3.上海大學錢偉長圖書館與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大學聯(lián)合上海市地方史志學會舉辦國家級非遺“錢氏家訓家教”傳承培訓活動,胡申生教授研究錢偉長的家世家風;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共建“錢氏家教家風資料中 心”,整合家譜資源支持學術研究 。 4.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梅敬忠教授從社會治理視角解析《錢氏家訓》,強調其“家國同構”理念對家風建設和基層治理的借鑒意義 。 5.臨安區(qū)社科聯(lián)吳越文化研究室 位于《錢氏家訓》發(fā)源地臨安,主任陶初陽推動吳越文化研究工程,策劃系列叢書并開發(fā)研學課程,將家訓融入青少年教育 。 6.上海錢镠研究會及分支 錢成錫(會長)、錢漢東(名譽會長)等學者牽頭,通過宗親活動、家訓誦讀等方式傳承文化,并參與國際學術交流 。 二、關鍵學者及研究方向 1.王長金(浙江農林大學) 吳越文化研究院首席專家,提出《錢氏家訓》的“家國情懷”“詩書繼世”等核心價值,倡導數(shù)字化傳播與生活化場景轉化 。 2.李最欣(杭州師范大學) 吳越錢氏家族研究所所長,系統(tǒng)性研究錢氏家族歷史文獻,強調家訓對錢氏人才井噴現(xiàn)象的文化基因作用 。 3.梅敬忠(中央黨校) 從社會治理視角分析《錢氏家訓》,認為其“家國一體”理念可為當代家庭倫理與基層治理提供范式 。 4.錢漢東(上海錢镠研究會) 名譽會長,推動家訓非遺傳承,參與國際人文對話,強調家訓對兩岸文化交流的紐帶作用 。 5.錢運春(上海社會科學院) 《錢氏家訓家教》國家申遺書執(zhí)筆人,研究家訓家教非遺化的社會意義,提出需剔除封建糟粕、弘揚核心美德 。 6.胡申生(上海大學) 撰寫《錢偉長家世、家庭、家教和家風》,梳理錢氏家訓對科學家精神的影響,推動家訓進校園 。 |
|
來自: 草木青青33 > 《社會雜談/植物/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