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書胡應(yīng)青《觀音殿記》墨跡本(疑)。此帖或由清代某位趙體書法高手假趙孟頫之名仿寫?,F(xiàn)在我們暫且不討論這本字帖是否趙孟頫所寫,就這本字帖本身而論,書法風格外觀華麗,內(nèi)含堅剛,字型端正,風流瀟灑,很符合現(xiàn)代人的審美標準,是一本學習趙體書法的優(yōu)良范本。 胡應(yīng)青,江蘇吳縣人,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進士,他曾在江陰做官。40多年之后(大約70多歲)重游江陰,應(yīng)觀音殿主持之請寫下了這篇《乾明廣福禪寺重建觀音殿記》。而胡應(yīng)青比趙孟頫大10多歲,兩人都懂佛、信佛,應(yīng)該有交集,所以由趙孟頫擇其文中部分內(nèi)容,書寫了這篇有名的《觀音殿記》字帖,流傳于世。趙孟頫在寫此帖時,沒有全文照錄,而是從“殿多歷年”開始,舍去了前后敘述,只取二百余字精華。 殿多歷年所,穿風漏雨,凜欲壓。過弗問南,更幾住持。 觀音殿僅僅經(jīng)過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就穿風漏雨,岌岌可危,快要壓倒下來。就算經(jīng)過那里也沒人關(guān)心,寺里住持都換了幾次。 山師祖暉坐丈席,銳以興起,自任謁諸檀信。裒金粟,拮據(jù)捋荼,靡憚勞勚,且捐衣缽,資相其役。 山師祖暉成為寺里的住持后,一時興起,自己親自拜訪信徒施主,以募得資金,辛苦忙碌,并且捐其衣缽,來資助這件事(指重修觀音殿)。 際州牧戎帥,咸樂善勸施。撤舊營新,棟隆宇壯,丹楹藻棁,驚耳奪目,恍如小白花,花巖現(xiàn)紫金。 適逢地方長官都樂于做善事,勸勉布施。于是便拆掉舊殿營建新樓。新殿高大宏偉,楹棁丹書藻飾,令人耳目一新,恍如小白花,花巖現(xiàn)紫金。 宮闕落成日,薌云滃空。士女趍慶,合爪贊嘆。得未曾有,於休哉。暉師請記於余,余告之曰,師知觀世音所以名乎? 觀音殿竣工落成那天,香氣彌漫空中,善男信女紛紛聚集慶祝,拍手贊嘆,從來都沒有過這樣的。暉師請我為之作記,我對他說:大師知道觀世音為什么會為世人所知? 世間音可聞,不可觀而觀之也。何居經(jīng)云,觀其音聲,而得解脫。匪觀以音,觀以心爾。法界唯心,心心相照。 眾生受苦受難而發(fā)出的悲苦之聲,是可以聽見的。普通人只能聽見,而菩薩可以用心觀照。為什么經(jīng)文上會有:“觀其音聲,而得解脫。”并非是用耳朵去聽,而是用心去觀?!胺ń缥ㄐ摹薄靶男南嗾铡?, 當有自得於聲音之外者,是名福德藏,應(yīng)作如是觀。師湖海尊宿,繇定慧明,教來主是山。 倘若能不受外界聲音影響而有所得,這就叫做菩薩,應(yīng)該像這樣來認識。大師是有名望的高僧,很早就得佛之智慧與光明,讓他來住持這里的山寺。 闢垣展關(guān),列樹嘉木,群像軒豁,百廢修舉,茲事尤大,殊勝法書。余吳之鄙人,宋季筮仕于此,久皈敬。 修葺寺廟,周建垣墻,列植樹木,使得群像敞亮,并且恢復(fù)了往日的氣象。這件事尤其重大,比之佛法經(jīng)書猶勝。我本吳興鄙人,宋末才在此做官,皈依佛門也很久了。 大士靈響混一,後十五載重來,又三十稔。若于普門有夙緣,雖不敏,記何敢辭。 大師佛法精深,影響很大,十五年后又回來,至今已有三十年了,好像我前生就和佛門有緣。我雖然不聰敏,但是這篇記我又怎么能推辭呢。 趙孟頫書胡應(yīng)青 《觀音殿記》 墨跡本(疑) ![]() 【1】觀音殿記。翰林學 ![]() 【2】士知制誥兼修 ![]() 【3】國史趙孟頫書。 ![]() 【4】殿多歷年所,穿風漏 ![]() 【5】雨,凜欲壓。過弗問南, ![]() 【6】更幾住持。山師祖暉 ![]() 【7】坐丈席,銳以興起,自 ![]() 【8】任謁諸檀信。裒金粟, ![]() 【9】拮據(jù)捋荼,靡憚勞勚, ![]() 【10】且捐衣缽,資相其役。 ![]() 【11】際州牧戎帥,咸樂善 ![]() 【12】勸施。撤舊營新,棟隆 ![]() 【13】宇壯,丹楹藻棁,驚耳 ![]() 【14】奪目,恍如小白花,花 ![]() 【15】巖現(xiàn)紫金。宮闕落成 ![]() 【16】日,薌云滃空。士女趍 ![]() 【17】慶,合爪贊嘆。得未曾 ![]() 【18】有,於休哉。暉師請記 ![]() 【19】於余,余告之曰,師知 ![]() 【20】觀世音所以名乎?世 ![]() 【21】間音可聞,不可觀而 ![]() 【22】觀之也。何居經(jīng)云,觀 ![]() 【23】其音聲,而得解脫。匪 ![]() 【24】觀以音,觀以心爾。法 ![]() 【25】界唯心,心心相照。當 ![]() 【26】有自得於聲音之外 ![]() 【27】者,是名福德藏,應(yīng)作 ![]() 【28】如是觀。師湖海尊宿, ![]() 【29】繇定慧明,教來主是 ![]() 【30】山。辟垣展關(guān),列樹嘉 ![]() 【31】木,群像軒豁,百廢修 ![]() 【32】舉,茲事尤大,殊勝法 ![]() 【33】書。余吳之鄙人,宋季 ![]() 【34】筮仕于此,久皈敬。大 ![]() 【35】士靈響混一,后十五 ![]() 【36】載重來,又三十稔。若 ![]() 【37】于普門有夙緣,雖不 ![]() 【38】敏,記何敢辭。 【39】延祐七年,進士胡 ![]() 【40】應(yīng)青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