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 北宋·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M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軾的這首楊花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以詠楊花比擬閨人,去楊花之貌而得楊花之神思,寫盡了春日閨中思婦的幽怨之情。這首詞本是蘇軾為好友章楶(即章質(zhì)夫)所作的次韻和詞。后世詞家多贊譽這首詞:和韻而似原唱、更勝章質(zhì)夫詞等等。 蘇軾詞之高明自不必說,詠物擬人,幽怨纏綿,深寓性情,自是絕佳之作。但章質(zhì)夫原唱詞卻被被蘇軾的和韻詞光芒所掩,以至于千年來詞家爭議不休,而今日人人只知蘇軾和韻詞,卻不知章質(zhì)夫原唱。 下面這首詞便是章質(zhì)夫原唱詞: 水龍吟·楊花 北宋·章楶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閑趁游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床旋滿,香球無數(shù),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游蕩,有盈盈淚。 這首詞以清麗和婉之語轉(zhuǎn)寫楊花,楊花之飛、楊花之舞、楊花之散漫、楊花之輕盈、楊花之沾粘、楊花之聚碎,極盡楊花姿態(tài),說盡楊花妙處!詠物而至此境界,當屬絕佳之作,蘇東坡也曾稱贊此詞妙絕,并為之次韻和作。 但后世詞家多以蘇軾的和韻楊花詞相比,對章質(zhì)夫這首楊花詞褒貶不一。貶者如“東坡如毛墻、西施,凈洗卻面,與天下婦人斗好,質(zhì)夫豈可比耶”、“章質(zhì)夫詞,原唱而似和韻”等等。而褒揚者如“質(zhì)夫詞有織繡工夫”、“刻畫柳絮,可謂工細委婉之至”、“曲盡楊花妙處,東坡所和雖高,恐未能及”等等。 時至今日,世人也大多只知蘇東坡楊花詞,而少有人知章質(zhì)夫楊花詞。知之者也多認為章詞不如蘇詞!世人所以夸蘇詞而貶章詞,只因蘇詞寄托性情,動人心扉,有所共鳴,且有一二妙句極易傳唱。 章質(zhì)夫詞極盡楊花姿態(tài),詞中人物也僅為襯托楊花;而蘇東坡詞則以物寄情,詞中楊花僅為寄寓性情;二者各得楊花佳處,均是絕唱。便如詞中雪花,有“悠悠飏飏,做盡輕模樣”極盡雪之姿態(tài);也有“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極盡雪之高潔,實在難分軒輊。 小伙們,讀完文章,你們有什么看法嗎?我們一起聊一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