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歲寒知書暖歲寒知書暖 《莊子》 【戰(zhàn)國】莊周 著 世事紛擾,事路難行。 我們總是被各種瑣事所困擾。 何來清凈? 其實只需要: 割舍一些不必要的過去; 抽身于一些沒意義的事; 少聽一些不重要的話。 做到不糾纏、不爭辯、不解釋。 01 不與過去糾纏 無論是交了不好的朋友,做了無用的努力,還是做了錯誤的選擇,這種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認栽,不糾纏。 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有一個高贊回答是: “困于過去,憂于得失,抱怨生活?!?/strong> 《莊子·大宗師》中有一個著名的故事: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strong> 就是說有兩條困在陸地上的魚,為了在一起,他們互相用唾沫濕潤對方。 在莊子看來,何必如此讓自己痛苦呢。 與其痛苦地糾纏在一起,不如各自離去,奔向?qū)儆谧约旱慕蠛!?/p> 心理學(xué)中有一個概念叫“沉沒成本謬誤”。 就是說,人們往往過度眷戀這些已經(jīng)付出的成本,而影響未來的決策。 即便繼續(xù)前行的收益遠低于預(yù)期,甚至面臨損失擴大的風(fēng)險,也因舍不得前期投入,從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與其與錯誤糾纏,不如相忘于江湖。 既然過去已經(jīng)過去,就沒必要為過去的“爛事”再搭上未來。 及時止損,各自安好。 02 不在小事爭辯 常言道:“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strong> 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處,互相爭論分享,可以得到啟發(fā)。 而和低下的人,去斤斤計較,只會得不償失。 《莊子·秋水》中寫到: “井鼃(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 “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 “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strong> 對于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們談?wù)摯蠛?,因為它們被居住的地方局限,不知道有大海?/p> 對只生存在夏天的昆蟲,不可能與它們談?wù)摱毂┑氖虑椋驗樗簧娴臅r令所局限; 同樣的,和見識淺陋的人,也別浪費口舌和他們談?wù)摳哂谒麄冋J知的事物和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這樣一些低素質(zhì)的人。 在不對自己產(chǎn)生利益沖突的情況下,也就沒必要與他人爭個長短。 時間是寶貴的。 與其在一些爛人、爛事上爭辯,不如把精力放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畢竟,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也無法說服一個認知層次不同的人。 當(dāng)你不再和他人爭辯時,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會變得更加輕松自在。 人生短暫,不要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浪費時間和精力。 學(xué)會不爭辯,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行。 當(dāng)你真正做到不在小事上爭辯時,你的人生將會更加從容和豁達。 03 不為所有事情解釋 莊子在《齊物論》中寫到:“大辯不言。” 正確的道理和事情,無需辯白。 最近,在網(wǎng)上有一段話,讓我感觸頗深。 他說: “當(dāng)你意識到人們只能從他們的認知水平來理解你時,你就不會再解釋自己了?!?/strong> 當(dāng)初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xué)獎成名時,親戚朋友都來巴結(jié)。 但有些親戚,卻由于嫉妒,反而背后詆毀。 對此,莫言并沒有做任何解釋,也沒有急于澄清,陷入自證的邏輯誤區(qū)。 反而用無言的安靜,用事實和行為證明自己。 法國哲學(xué)家薩特曾說: “你眼中的自己不是你,別人眼中的你不是你,你眼中的別人才是你?!?/p> 當(dāng)別人用輕蔑、丑惡的眼光看待你時。 那只是他的看法,不是事實。 因為他是這樣的人,所以才會這樣看待你。 你也無須自證,閑話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過好自己,不需要所有人都認可你,也不需要無關(guān)緊要的人來肯定你。 寫在最后: ![]()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strong> 不糾纏泥潭中的沉沒,方能輕舟駛向江湖; 不爭辯井底的狹隘,終可抬眼望見星漢; 不解釋他人的曲解,自能在沉默中長成巍峨。 當(dāng)我們放下執(zhí)念的負累,莊子筆下的“相忘于江湖”便不再是悲涼的割舍,而是對未來天地遼闊的奔赴。 此去清風(fēng)明月,山川湖海皆在襟懷。 |
|
來自: 王心雨 > 《養(yǎng)生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