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從山西到河南,第一站三門峽。在三門峽看了虢國博物館以后,意外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座廟底溝遺址博物館??纯慈?。看外觀,規(guī)規(guī)整整,2021年建成開放,2022年獲得“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 2、廟底溝博物館及環(huán)境模型。 ![]() 3、巨大的序廳。很有氣派。 ![]() 4、序廳采光天花,重瓣花朵裝飾的頂棚,非常漂亮。 ![]() 5、廟底溝5000年前的中原先民,是仰韶文化后期與龍山文化交替階段,在黃河之濱創(chuàng)造著華夏文明的先驅(qū)。 ![]() 6、人類文明的定義,有國際公認和中國方案的不同認識。好在大家可以討論,互相理解,求同存異。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認定,正在形成共識。 ![]() 7、廟底溝文化的一大貢獻,是”華夏“概念的源頭。 ![]() 8、先民的村落模型。 ![]() 9、長者主導著公共事務。 ![]() 10、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兩個堆積層的發(fā)掘,獲得了大量器物,成為文明實證。 ![]() 11、陶器上面的重瓣花卉紋飾,與日?!被ā暗姆Q謂,過渡到了”華“的概念。在上古到中古時期很長的時間段內(nèi),漢字的”花“”華“二字是相通可替的。 ![]() 12、廟底溝發(fā)掘出土的陶釜灶。 ![]() 13、仰韶文化時期的各種記事符號??吹箶?shù)第二行,好多與西文字母相同。 ![]() 14、紅陶罐,何其精美了?。?/span> ![]() 15、骨笛。五千年前的七音階樂器??粗@些陳列的展品,似乎聽見數(shù)千年前悠悠傳來的笛聲,數(shù)說著古往今來的風雨雷電,滄海桑田。不要問我從哪里來?不知道我要到哪里去?人類的命運,在這笛聲里起起伏伏,盛衰反復。文明,是魔笛,是福音,還是其他的什么?當AI魔笛吹響之際,人們啊,你的命運,更不可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