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稱冷凝肩、五十肩,癥狀就是肩膀疼;胳膊抬不起來;往后背也背不過去;一伸手突然像電擊一樣疼。 天氣很熱的時候,有的人晚上睡覺很容易就把肩膀露出來。肩膀這個地方就容易受風,你用手摸摸,這兒就比身體的其他地方要稍微涼點兒。肩周炎就是這么來的。 凡是骨傷或是筋骨上的毛病大多跟寒有關。年輕時不太注意,到老了,這長年積累的寒就開始折騰你了。 一、肩周炎多由氣血不足、外感風寒所致 過度勞累者較容易引起肩周炎。中醫(yī)學認為,肩周炎屬于“痹癥”的范疇。人到50歲左右,肝腎精氣開始衰退,氣血不足,血脈運行遲澀,不能濡養(yǎng)筋骨,筋脈失其所養(yǎng),血虛生痛,營衛(wèi)失調(diào),筋脈拘急而不用。 肩周炎的發(fā)生也與風寒濕三邪的侵襲有關,風寒濕邪客于血脈筋肉,血受寒則凝,使筋脈失養(yǎng),脈絡拘急而疼痛,關節(jié)屈伸不利。又因患病后肩關節(jié)僵硬,活動受限,好像凍結了一樣,所以又稱“肩凝癥”。 簡單來說,肩周炎其實就是一塊冰。這塊冰在肩膀那,把這里的血、氣及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都給凍著了,它們往前走不了,堵在那了。中醫(yī)說痛是怎么來的?不通就會痛,通了就不痛了。所以,要讓這塊不痛,就要把冰給化掉。 動則生陽,人一運動起來,陽氣就生發(fā)了,冰也就跟著化了。所以,治療肩周炎,我們可以從小范圍開始甩胳膊畫圓圈,讓陽氣慢慢地把肩膀里的冰給融化掉。冰化了,氣、血以及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又能往前走了,疼痛自然就消失了。 ![]() 二、肩周炎首選方:黃芪桂枝五物湯 張仲景《金匱要略》像一個寶貝匣子,內(nèi)藏無數(shù)妙方,黃芪桂枝五物湯便是其中之一。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問曰:血痹病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黃芪桂枝五物湯,即桂枝湯去甘草倍生姜,加黃芪為君藥,其組成為黃芪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生姜六兩,大棗十二枚。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每日三服。 【現(xiàn)代用法】黃芪9g,芍藥9g,桂枝9g,生姜18g,大棗4枚。 黃芪桂枝五物湯具有調(diào)養(yǎng)榮衛(wèi),祛風散邪; 益氣溫經(jīng),和血通痹的作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效果顯著。 方中黃芪為君藥,甘補溫氣,祛大風且能固表,桂枝辛散溫通,能振奮氣血,解散風寒,以溫經(jīng)通絡,散寒止痛,芍藥和營理血,且能止痛,合生姜大棗甘溫補中,調(diào)和營衛(wèi),共收溫陽行痹之效。 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 【處方】:黃芪60克,當歸20克,桂枝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6克,大棗10克,威靈仙12克,川山甲6克,防風12克,蜈蚣2條,生姜10克,羌活12克 水煎服,每日一劑。 冷痛者加制川草烏各10克。兼痰濕者加法半夏12克,南星10克。病久三角肌萎縮者加制馬錢子0.3克。局部可配合以針灸治療。 【臨床效果】 用上方已治療20余例病人,效果滿意。一般服藥2—4劑即見效,連服10余劑可愈,多則服20余劑治愈。 張 xx ,男,53歲,教師。1976年突然右上肢不能上舉,外展運動疼痛,影響工作。給于“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3劑見效,15劑而痊愈。 李 xx ,男,54歲,內(nèi)江三中教師。1979年5月患肩關節(jié)周圍炎,曾去多處求治無效,已拖延20余天?;颊咦蠹绮荒苌咸庹箖?nèi)旋。治予服用“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20余劑痊愈。 李 xx ,女,42歲。1979年5月突然左肩不能上抬,診為急性肩關節(jié)周圍炎,僅服用“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4劑而愈。 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 劉某,女,53歲,2010年11月15日初診。右肩關節(jié)疼痛活動受限3個月余,其間某院診為肩關節(jié)周圍炎,予伸筋丹、小活絡丸、獨一味、芬必得、布洛芬等中西藥物交替內(nèi)服,及針灸、按摩、熱敷、理療、膏藥貼敷,收效不著。右肩關節(jié)仍痛較重,遇風寒尤甚。查見右上肢外展后伸上舉均受限制,肩峰及肩前部壓痛明顯?;颊唧w質(zhì)瘦弱,自述抗寒力差,熱則體舒。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弱。據(jù)癥辨屬:形體虛弱,抗寒力差,衛(wèi)陽不固,風寒之邪痹著于肩關節(jié)所致。 治宜補氣血助陽、祛寒通絡,取黃芪桂枝五物湯化裁:黃芪30克,當歸15克,白芍30克,桂枝15克,姜黃15克,羌活10克,伸筋草10克,紅花10克,威靈仙10克,沒藥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第三煎用毛巾蘸藥液熱敷肩關節(jié)。二診:服藥10劑后肩關節(jié)疼痛大減,并覺有溫熱感,活動后較前輕松,余癥俱輕。原方黃芪、白芍減為20克,桂枝、姜黃減為12克,復服10劑后,諸癥消失,右肩關節(jié)活動正常。 本例辨證屬氣血虛弱,抗寒力差,寒邪痹著于肩關節(jié)所發(fā)。故用《金匱要略》中補氣血通陽行痹的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方中黃芪甘性溫,功可補氣升陽;當歸甘辛溫,功可補血活血止痛;白芍味苦酸,功可補血緩急止痛;桂枝甘辛溫,功可溫經(jīng)散寒止痛;姜黃辛溫,功可活血通經(jīng)止痛;羌活辛苦溫,功可散寒通痹止痛;伸筋草辛溫祛風通絡為其所長;紅花辛溫,可活血通經(jīng)止痛;威靈仙辛咸溫,可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沒藥苦辛平,可活血止痛,諸藥互用,共奏祛風散寒、溫經(jīng)通絡、活血止痛之功。 ![]() 三、誘發(fā)肩周炎的原因就是靜、老、傷、寒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在這里,我把誘發(fā)肩周炎的原因給大家說一說。 一般來說,“靜、老、傷、寒”是引起肩周炎發(fā)作的四大原因。這四個字非常好理解,大部分人一看就知道,它們指的是缺少運動、衰老、受傷、受寒。有人會說:“靜、傷、寒都可以避免,但'老’不是人類不可避免的自然規(guī)律嗎,這怎么辦?” 其實,這里的“老”指的不是年齡的增長,而是骨頭的變老。有些中老年朋友平時不注意保養(yǎng),結果就出現(xiàn)了骨質(zhì)增生、骨質(zhì)疏松等毛病。骨頭不健康了,風、寒、濕這些“外邪”很容易就侵入到人體里面了。所以,步入中老年后,我們一定要想盡各種辦法,讓骨頭強壯、健康起來,這才是預防肩周炎的關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