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訓薪傳,同習共勉 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 譯文: 陰的作用,是能夠內藏人體的腎精,并在身體需要時及時地提供支援、補充能量。陽的作用呢,則是護衛(wèi)在人體的體表,保護身體不受外界邪氣的侵害,同時讓身體的各項機能保持穩(wěn)固、正常運行。 心得感悟: 陰似幽谷深潭,靜默中涵養(yǎng)萬物生機。陽似城郭高墻,肅殺中護佑一方安寧。 我們進行劇烈運動或思考等活動時,需要消耗能量和營養(yǎng)物質,這都依賴于陰精的儲備和及時供應。陽氣則像人體的衛(wèi)士一樣,分布在體表,起著抵御外邪入侵的作用。“陰藏精、陽固外” 提醒我們既要避免過度消耗陰精,也要防止陽氣受損,最終實現(xiàn)陰陽相濟、身心和諧。 ![]() 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 譯文: 如果陰不能制約陽,就會導致陽氣偏盛。陽氣過盛則血流加快,脈象呈現(xiàn)急促有力的狀態(tài)。同時,陽熱亢盛還會擾亂心神,使人出現(xiàn)狂躁不安的癥狀。當陽不能制約陰時,陰氣就會相對偏盛。陰氣過盛則會使五臟功能失調,氣機紊亂,相互爭擾。這樣人體的九竅就會出現(xiàn)不通暢的情況。 心得感悟: 體內如果陽熱之邪熾盛,灼傷陰液,陰液無法制約陽氣,就可能會出現(xiàn)脈象洪大而數、心煩意亂、甚至譫語發(fā)狂等表現(xiàn)。而腎陽虛衰,不能溫煦脾陽,導致脾腎陽虛,就可能出現(xiàn)水液代謝失常,濕濁內生。濕濁阻滯中焦,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進而導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可出現(xiàn)鼻塞、耳鳴、目昏等九竅不通的癥狀。同時,還可能伴有腹脹、腹瀉、水腫等五臟功能失調的表現(xiàn)。 這句話強調了陰陽平衡在人體生理活動中的重要性,無論是陰盛還是陽盛,打破了陰陽的平衡狀態(tài),都會導致人體出現(xiàn)各種疾病和不適。 ![]() 譯文: 所以懂得養(yǎng)生之道的的圣人,能夠使人體的陰陽保持平衡協(xié)調,讓筋脈舒和柔順,骨髓堅實強固,氣血的運行也順暢有序。如此則內外和諧,外界的邪氣也就無法侵害人體,人就能耳聰目明,生命活力長存。 心得感悟: 當陰陽得到合理的調理后,人體的筋脈就會和順協(xié)調,骨髓得以堅固充實,氣血也能順暢地運行,遵循著正常的生理規(guī)律。這里體現(xiàn)了陰陽平衡對人體各個組織器官的滋養(yǎng)和維護作用。 圣人通過調理陰陽,使身體的各個部分都能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從而達到預防疾病、保持健康的目的。這體現(xiàn)了中醫(yī) “不治已病治未病” 的預防為主的思想,以及整體觀念,即認為只有整體的陰陽平衡,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共勉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