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梅雨季即將到,每年梅雨季,梅雨天氣,各大醫(yī)院皮膚科的患者也逐漸增多,比如腳氣患者,其中不乏用藥不當導致癥狀加重者。 腳氣也叫足癬,是由真菌引發(fā)的一種足部皮膚病,多在高熱天氣和濕熱地區(qū)多見。得了腳氣之后會有蛻皮、瘙癢等癥狀,還可能會傳染給家人。 ![]() ![]() 數據統(tǒng)計顯示,有50-60%的人會患上腳氣,而且腳氣很容易復發(fā),高溫濕熱的天氣真菌會不斷繁殖。 ![]() 得了腳氣如果不積極治療,不斷抓撓可能會引發(fā)細菌感染,導致蜂窩織炎、丹毒等軟組織感染;還可能會引發(fā)過敏反應,嚴重的還可能會從淺表的真菌感染發(fā)展成深部真菌感染,甚至傷及人體多個系統(tǒng)及臟器。 因此確診腳氣要積極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根據具體感染部位及表現的不同,醫(yī)學上常將腳氣分為三種類型:糜爛型腳氣、水皰型腳氣及角化型腳氣。不同類型的腳氣治療方案也會有稍許不同,接下來我們就說說腳氣的治療和用藥方案有哪些。 ![]() 當我們遇到有腳氣的顧客來詢問用藥時,需先辨別顧客是屬于哪一種類型,根據不同的類型來推薦不同的用藥方案。 【特征】多見于足部多汗、經常浸水或長期穿不透氣鞋的人,表現為趾間糜爛、浸漬發(fā)白,有少許滲液,常伴有感到瘙癢難忍,繼發(fā)細菌感染時通常伴有惡臭,病變多見于以3、4趾和4、5趾間,時間長可累及所有趾間,該型尤其容易繼發(fā)局部細菌感染。 【用藥】建議先用粉劑,等到表面干燥后,再用乳膏; 復方苦參洗劑(局部涂敷)+足光粉+咪康唑乳膏 【溫馨提醒】應避免水洗或使用肥皂,注意保護創(chuàng)面。 【特征】該類型常為急性發(fā)展期腳氣,夏重冬輕。好發(fā)于趾間、足側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颊叱W允鲇衅姘W之感。 【用藥】水皰型建議選擇無刺激的溶液或乳膏 ①皮膚外損——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百癬夏塔熱片+B族維生素 ②殺菌——復方苦參洗劑+咪康唑霜劑+大蒜精油 【特征】常發(fā)生在足跖部及足跟,皮損處干燥,角質增厚明顯,表面粗糙脫屑,紋理加深,冬季易皸裂甚至出血,可伴有疼痛,但一般無明顯瘙癢。 【用藥】鱗屑角化型可以用乳膏或軟膏。 1、皮膚干燥——聯苯芐唑乳膏+β胡蘿卜素 2、細菌感染——特比萘芬霜劑+消風止癢顆粒+莫匹羅星乳膏 ![]() ![]() 感染過腳氣的人可能深有體會:每次感覺腳氣好了之后,過了一段時間或者到了特定季節(jié),尤其是夏天,總是會反反復復發(fā)作,有什么方法可以根治呢? 一般腳氣患者用藥涂抹至癥狀消失后,還需要繼續(xù)涂抹兩周左右,以此來將真菌消除。但很多患者用藥依從性差,看見好了就不涂了,實際真菌只是被暫時壓制了,并沒有根除。 等到環(huán)境適宜了,還會卷土重來,再加上平常老穿不透氣鞋襪、不注重足部清潔等不良習慣,也會誘使腳氣復發(fā)。 要想徹底殺滅腳氣真菌,以下方法缺一不可! ![]() 像聯苯芐唑、硝酸咪康唑、特比奈芬等都是抗真菌的外用藥物,一般需要持續(xù)使用四周,每天涂抹1-2次。建議皮疹消退后繼續(xù)使用兩周,重點是要遵醫(yī)囑涂用藥物。 ![]() 在皮疹周圍看起來正常的皮膚,很有可能也感染了真菌,因此不能只涂在看到皮疹的地方,要把范圍擴大一些涂抹藥物。 ![]() 對于癥狀嚴重的腳氣患者,或者外用藥物效果不好的,可遵醫(yī)囑口服抗真菌藥物。 除了使用藥物治療外,平常要做好防感染工作,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盡量保證足部干燥,穿透氣性好的鞋子、襪子;勤洗腳,避免和家人共用臉盆、擦腳巾等,以免被家人傳染腳氣或傳染給家人。 ![]() ![]() (本文僅供專業(yè)人士參考;藥品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 END — |
|
來自: 快樂英平 > 《小藥箱_用藥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