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當詩詞與五月相逢,一場跨越時空的浪漫邂逅就此開啟。 古往今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在五月留下了動人的篇章。有的描繪出五月山川秀麗、繁花似錦的怡人畫卷,讓人沉醉于自然之美;有的借五月之景,抒發(fā)離愁別緒、托物言志,道盡人生百態(tài)。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些經(jīng)典詩詞,一起感受五月的獨特魅力,挑選一句觸動心靈的詩句,發(fā)個朋友圈,與好友共享這份跨越千年的浪漫與感動吧! ![]() ![]() 1 ![]() 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歐陽修〔宋代〕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名句譯文:五月的石榴花嬌艷似火,就像被精心烘染過一般。綠油油的楊柳被雨水打濕,枝條都低低地垂了下來。 歐陽修此詞,繪就一幅鮮活的五月端午風情畫。開篇“五月榴花妖艷烘”,以“妖艷烘”三字,將榴花在五月驕陽下的絢爛熱烈盡數(shù)展現(xiàn),似見那紅艷之花灼灼其華。綠楊沐雨,枝條低垂,更添幾分柔美與生機。 “五色新絲纏角粽”,點明端午食粽習俗,五彩絲線纏繞,滿是節(jié)日儀式感。“金盤送”顯其鄭重,“生綃畫扇盤雙鳳”又添生活雅趣。下闋寫浴蘭、飲菖蒲酒,皆是端午傳統(tǒng),洋溢著節(jié)日歡愉。末句“葉里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以黃鸝啼鳴打破紗窗幽夢收尾,將端午的熱鬧與夢中的寧靜交織,余韻悠長,盡顯生活詩意。 ![]() ![]() 2 ![]() 浣溪沙·五月江南麥已稀 納蘭性德〔清代〕 五月江南麥已稀,黃梅時節(jié)雨霏微。閑看燕子教雛飛。 一水濃陰如罨畫,數(shù)峰無恙又晴暉。湔裙誰獨上漁磯。 名句譯文:五月的江南,未收的小麥稀疏錯落。恰逢黃梅時節(jié),細雨如絲,霏霏然灑落,為這方天地暈染出一層縹緲的煙靄。 納蘭此詞,勾勒出一幅五月江南的清幽畫卷。開篇“五月江南麥已稀”,點明時令與地域,五月江南,未收的小麥稀疏錯落?!包S梅時節(jié)雨霏微”,描繪出黃梅雨的細密迷蒙,為畫面添上朦朧詩意。 “閑看燕子教雛飛”,詞人閑適觀景,燕子育雛的溫馨場景躍然紙上,盡顯生活意趣。下闋“一水濃陰如罨畫”,綠水濃蔭似天然畫卷,美不勝收;“數(shù)峰無恙又晴暉”,雨后山峰沐浴晴暉,寧靜安然。末句“湔裙誰獨上漁磯”,以疑問收束,獨上漁磯的女子,為這寧靜畫面添了神秘與惆悵,引人遐思。 ![]() ![]() 3 ![]()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 李白〔唐代〕 五月梅始黃,蠶凋桑柘空。 魯人重織作,機杼鳴簾櫳。 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 舉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 下愚忽壯士,未足論窮通。 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 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 西歸去直道,落日昏陰虹。 此去爾勿言,甘心為轉(zhuǎn)蓬。 名句譯文:五月里梅子開始發(fā)黃,蠶事完畢,桑柘葉也被采空了。 此詩當是唐玄宗開元二十四載(736年)李白初游東魯時之作。當時李白寓家兗州任城。開篇點明時令,五月梅子漸黃,蠶事已畢,桑柘空落,勾勒出一幅初夏農(nóng)事結(jié)束后的閑適又略帶寂寥之景?!棒斎酥乜椬鳌睅拙?,寫魯?shù)乜椬鞣泵?,而自己卻學劍東來,志在四方,卻遭汶上翁譏笑。但李白不以為意,以魯仲連“一箭書取聊城功”自比,彰顯其自信與壯志。他不屑世俗之賞,不愿與凡俗同流,堅守自我。結(jié)尾“西歸去直道,落日昏陰虹”,以景結(jié)情,落日昏暗、陰虹橫空,暗喻世道昏暗,自己卻甘心如轉(zhuǎn)蓬漂泊,盡顯孤傲與灑脫,于五月之景中寄寓了深沉的人生感慨。 ![]() ![]() 4 ![]() 詠二十四氣詩·夏至五月中 元稹〔唐代〕 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 龍潛淥水穴,火助太陽宮。 過雨頻飛電,行云屢?guī)Ш纭?/span> 蕤賓移去后,二氣各西東。 名句譯文:夏至時節(jié),處處能聽到蟬聲,它在告訴人們一年已走到五月中。 元稹此詩,于五月夏至時節(jié),繪就一幅生動的節(jié)氣畫卷。開篇“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以蟬鳴起筆,聲聲入耳,點明時令,讓人瞬間置身于五月夏至的熱烈氛圍,蟬聲成了季節(jié)的使者?!褒垵摐O水穴,火助太陽宮”,想象奇特,傳說中龍歸深潭,陽氣至盛,太陽似有火助,盡顯夏至陽氣鼎盛之態(tài)?!斑^雨頻飛電,行云屢?guī)Ш纭?,描繪雨后電閃、云伴彩虹之景,畫面絢爛奇幻,盡顯五月夏至天氣多變。尾聯(lián)“蕤賓移去后,二氣各西東”,感慨時節(jié)流轉(zhuǎn),陰陽二氣自此分流,于五月夏至的熱鬧中,又添幾分對時光匆匆的悵惘,余韻悠長。 ![]() ![]() 5 ![]() 五月水邊柳 崔護〔唐代〕 結(jié)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淺。 睡臉寒未開,懶腰晴更軟。 搖空條已重,拂水帶方展。 似醉煙景凝,如愁月露泫。 絲長魚誤恐,枝弱禽驚踐。 長別幾多情,含春任攀搴。 名句譯文:柳樹扎根于水岸之畔,根系穩(wěn)穩(wěn)挺立;垂下的枝條倒影,悠悠地覆蓋在那清澈且淺的水面之上。 崔護筆下的五月水邊柳,盡顯靈動柔情。詩開篇勾勒出柳樹扎根水畔、倒影覆水的畫面,定下清幽基調(diào)?!八樅撮_,懶腰晴更軟”,以擬人手法,將柳葉比作未醒睡臉、慵懶身姿,盡顯五月初夏柳的嬌憨?!皳u空條已重,拂水帶方展”,柳枝在風中搖曳,因繁茂而顯沉重,拂水柳帶舒展,畫面鮮活?!八谱頍熅澳?,如愁月露泫”,把柳置于煙景月露中,醉態(tài)愁容兼具,增添詩意朦朧?!敖z長魚誤恐,枝弱禽驚踐”,從側(cè)面寫柳絲長、柳枝弱。尾聯(lián)“長別幾多情,含春任攀搴”,借柳抒離情,柳含春意任人攀折,將情思與柳融為一體,韻味悠長。 ![]() ![]() 6 ![]() 五月六日夜憶往歲秋與徹師同宿 李商隱〔唐代〕 紫閣相逢處,丹巖議宿時。 墮蟬翻敗葉,棲鳥定寒枝。 萬里飄流遠,三年問訊遲。 炎方憶初地,頻夢碧琉璃。 名句譯文:亡蟬紛墮,滿空落葉飄零;在那凄清的寒枝上,一只小鳥瑟縮著哀哀啼喚。 這首詩是詩人在大中元年(847年)五月于桂州所作。開篇“紫閣相逢處,丹巖議宿時”,追憶往昔在紫閣丹巖處與徹師相逢并相約同宿,彼時場景如在眼前,滿是溫馨。“墮蟬翻敗葉,棲鳥定寒枝”,借秋景之衰敗,蟬墜敗葉、鳥棲寒枝,暗喻人生漂泊、境遇凄涼,為下文抒情埋下伏筆?!叭f里飄流遠,三年問訊遲”,直抒胸臆,言自己漂泊萬里,與徹師多年音信難通,流露出對友人的深切思念與牽掛。尾聯(lián)“炎方憶初地,頻夢碧琉璃”,身處炎方,憶起初遇之地,常夢到那如碧琉璃般純凈的佛寺,將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余韻悠長,令人動容。 ![]() ![]() 7 ![]() 題榴花 韓愈〔唐代〕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名句譯文:五月如火的榴花映入眼簾格外鮮明,枝葉間時時可以看到初結(jié)的小果。 韓愈此詩于五月榴花盛放之際,借景抒情,發(fā)幽微之嘆。開篇“五月榴花照眼明”,直白點明時令,五月榴花紅艷似火,明艷奪目,一個“明”字,盡顯榴花之絢爛,瞬間將讀者帶入熱烈的五月氛圍。次句“枝間時見子初成”,畫面一轉(zhuǎn),由花及果,枝頭已悄然結(jié)出幼果,暗示時光流轉(zhuǎn)、生命延續(xù)。后兩句筆鋒陡轉(zhuǎn),“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如此明艷之花,卻因地處偏僻,無人車馬駐足賞玩,只能零落青苔之上。詩人借榴花自比,抒發(fā)懷才不遇之嘆,在五月榴花的熱烈中,藏著一絲對自身境遇的悵惘,余韻悠長,耐人尋味。 ![]() ![]() 8 ![]() 觀刈麥 白居易〔唐代〕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名句譯文:農(nóng)家一年到頭很少有清閑的時候,到了五月,農(nóng)事更加繁忙,人們得加倍操勞。 白居易以五月麥收為背景,繪就一幅沉重的民生圖卷。開篇“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點明五月農(nóng)忙,直擊主題。南風輕拂,小麥覆隴金黃,農(nóng)人全家出動,婦姑送飯、童稚送漿,丁壯頂著烈日割麥,“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辛苦之態(tài)令人動容,卻“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只盼多勞作些。貧婦抱子拾麥,道出家田輸稅盡的悲慘,令人心酸。詩末筆鋒一轉(zhuǎn),詩人自省,自己不事農(nóng)桑卻享厚祿,對比之下,“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愧疚之情溢于言表。此詩于五月農(nóng)忙場景中,揭露賦稅之重,飽含對百姓的同情與對自身境遇的反思,發(fā)人深省。 ![]() ![]() 9 ![]() 蘇幕遮·燎沉香 周邦彥〔宋代〕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名句譯文:又到五月,不知家鄉(xiāng)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著我?在夢中,我劃著一葉小舟,又闖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 周邦彥此詞,借五月的荷景,抒深了切思鄉(xiāng)之情。上闋繪景如畫?!傲浅料悖崾睢?,點明時令,夏日悶熱,焚香消暑?!傍B雀呼晴,侵曉窺檐語”,擬人妙筆,鳥雀似通人意,歡快呼晴,在檐下嘰嘰喳喳。隨后聚焦風荷,“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初陽照干荷葉上的宿雨,圓潤荷葉亭亭玉立,荷莖迎風搖曳,盡顯五月荷之清新靈動、生機勃勃。下闋轉(zhuǎn)而抒情?!肮枢l(xiāng)遙,何日去”,直抒思鄉(xiāng)之苦,長安羈旅,歸期難料。接著以“五月漁郎”相憶,引發(fā)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最后“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虛實相生,于夢中回到故鄉(xiāng)荷塘,將思鄉(xiāng)情推向高潮,韻味悠長。 ![]() ![]() 10 ![]() 謁金門·五月雨 陳子龍〔明代〕 鶯啼處,搖蕩一天疏雨。極目平蕪人盡去,斷紅明碧樹。 費得爐煙無數(shù),只有輕寒難度。忽見西樓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名句譯文:黃鶯的啼聲飄落時,飄蕩著滿天稀疏的雨。 此詞借五月之景,抒發(fā)了孤寂悵惘之情。開篇“鶯啼處,搖蕩一天疏雨”,以鶯啼起筆,本應歡快,卻伴著一天疏雨,氛圍頓生清冷,奠定全詞基調(diào)。“極目平蕪人盡去,斷紅明碧樹”,極目遠眺,原野上人影全無,唯有殘紅與碧樹相互映襯,畫面明麗卻透著孤寂,人去之景更添詞人內(nèi)心落寞。下闋“費得爐煙無數(shù),只有輕寒難度”,焚香無數(shù),卻難驅(qū)散這輕寒,此“寒”不僅是身寒,更是心寒,借景抒情,將愁緒具象化。結(jié)尾“忽見西樓花影露,弄晴催薄暮”,忽見西樓花影,似在逗弄晴天,卻不知不覺催來了薄暮,以景結(jié)情,余韻悠長,將詞人在五月疏雨中的孤寂與惆悵推向極致。 ![]() 備注:文章/資料皆為個人整理學習用,如有錯誤,歡迎指正,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