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2篇原創(chuàng) 作者|若琳 圖片|xhs博主潤子 自己就是光 嗨你好,我是若琳~ 作為一個高敏感的成年人 ,看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跟自己如出一轍的思想和行為模式, 除了感同身受,他被敏感的情緒小雷達困擾,也下了很大的決心改變自己。 這幾年通過不斷學習和覺知,不僅讓自己有很大進步,在實踐中也給了孩子正向的影響。 因此我想把自己一些深刻的感悟和體會分享給大家,希望有所幫助。 ![]() 高敏感孩子有普遍的低自我認知,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 在面對事情時有很大的畏難情緒,他們總幻想能直線成功,對過程中挫敗感的耐受力非常低。 很多時候,還沒開始干,心里就有隱隱的自我懷疑,想著退縮,想逃避,暗示自己:“我不重要,沒人需要我?!?/span> 甚至為了不行動,干脆承認我做不到。 通過擺爛來掩蓋內(nèi)心深處由自卑產(chǎn)生的羞恥感,這種無休無止的精神內(nèi)耗,把孩子的很多超能力都封印了。 而內(nèi)耗的根源是“自我客體化”。 由于孩子不斷內(nèi)化父母的鏡像反饋,他們逐漸把自己視為一個被觀察的對象和評價的客體,總擔心別人怎么看待自己。 所有出發(fā)點不再來源于自己真正想干什么 ,而是來源于別人期待我怎么做。 為了滿足別人,他們寧愿舍棄自己的感受,以尋求安心。 如果無法滿足別人,就會假想有一個別人存在,然后自我攻擊,這是典型的主體性的喪失。 ![]() 有句話說,人被凝視,就會變蠢。 高敏感孩子花大量的精力來監(jiān)控“他人眼中的我”,導致他們很難全身心投入眼前正在做的事。 只有父母在自我提升中,看明白這些底層原因,通過讓自己改變才能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強大的主體。 父母通過不斷自我觀察,看見自己的感受,認清真實的自我,這一系列大量練習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自我凝視,屏蔽外界凝視,找回主體性。 然后用自己成功的經(jīng)驗正向引導孩子。 ![]() 如何喚醒孩子的主體性? 1、多給孩子做主的機會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不危及人身安全、不影響品行道德,很多小事父母可以閉嘴或盡量少說話。 多讓孩子做主,這樣他的自主性會一點點出來,力量感和責任感也會提升起來。 父母自己的一些小事,也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商量討論,聽聽孩子意見。 高敏感孩子更在意一些細枝末節(jié)上的被看見、被重視、被尊重的感覺。 2、看見孩子的感受,啟發(fā)思考 面對高敏感孩子一些行差走錯的行為,父母不妨試著慢下來,為自己的感受和沖動之間做一個暫停。 當孩子不想寫作業(yè),我們不急于給他貼上'懶惰'的標簽,而是看見他的困難,表達我們的支持。 即使最后孩子依然磨蹭,但溝通的過程就是你在陪他感受寫作業(yè)時的痛苦。 這個看見就是在拉伸孩子的心理韌性,不是浪費的。 3、肯定孩子的生命價值 父母要通過看見、理解和共情讓孩子感受到高敏感是一種特質(zhì),一種天賦,我們天生比別人更細膩、更專注、更敏銳。 讓孩子逐漸學會尊重自己的直覺和感受,用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來定義自己,而不是用外界的眼光、標準來審視自己。 也讓孩子明白,有些關系越努力越不幸福,不如挺直腰板,做自己的光,穩(wěn)穩(wěn)的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寫在最后: 孩子是不會被寵壞的。 相反,他會在感受到被愛和接納的時候,更能清晰的看見內(nèi)心的方向,開啟生命之初的源動力。 所以,當高敏感的孩子因為外界的聲音陷入自我懷疑時,不如用愛和接納給他安全感。 在此基礎上幫他轉(zhuǎn)念,一起想方案,讓孩子再向前邁一步。 還有,告訴孩子,很多時候無知更容易讓人產(chǎn)生自信,所以,身邊那個經(jīng)常對我們指指點點的人也許是個蠢貨。 也要告訴自己:成長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過去的自己已經(jīng)做得很棒了,剩下的慢慢來,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長。 - 若你喜歡,點亮【贊和在看】,讓愛和好關系流向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