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53年(永和九年),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 41位東晉名士會集于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舉行修禊之禮。眾人臨流賦詩,各抒懷抱。詩罷結集,眾人推舉王羲之為此詩集作序。微醺的王羲之,文思泉涌,提起筆來一揮而就,寫下了千古名篇《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不僅是文學史上的一篇散文佳作,更是書法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此帖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充分展現(xiàn)了王羲之精湛的書法技藝和成熟的藝術風格,成為后世書法家學習和臨摹的經(jīng)典范本。
《蘭亭集序》全文共28行,324字。此帖正文中一共出現(xiàn)20個“之”字,形態(tài)迥異,各逞美態(tài),讓人心悅誠服。
今天分享名家解析的20個“之”字的寫法,供練習《蘭亭集序》的朋友參考。
1.第一行“暮春之初”

2.第二行“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3.第六行“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4.第九行“仰觀宇宙之大”

5.第九行“俯察品類之盛”

6.第十行“足以極視聽之娛”

7.第十一行“夫人之相與”

8.第十二行“悟言一室之內(nèi)”

9.第十三行“放浪形骸之外”

10·第十六行“不知老之將至”

11.第十六行“及其所之既惓”

12.第十七行“感慨系之矣”

13.第十七行“向之所欣”

14.第十八行“俯仰之間”

15.第十九行“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16.第二十一行“每攬昔人興感之由”

17.第二十三行“不能喻之于懷”

18.第二十四行“后之視今”

19.第二十五行“亦猶今之視昔”

20.第27行“后之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