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所記載的歷史,上至傳說的中的黃帝,下至明朝崇禎十七年,大約4000萬字,是先人為我們留下一項寶貴的歷史和文化財富,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和傳承。 1、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史記》 簡評:凡是覺得刺耳的話,聽著不舒服的話,我們就要注意反思一下了,這往往都是對我們有益的。凡是聽著舒服的話,甜言蜜語的話,我們也要冷靜觀察一下,這往往都是對我們有害無益的。 2、百里不同風(fēng),千里不同俗?!稘h書》 簡評:相隔百里的鄉(xiāng)村,風(fēng)氣就會有所不同;相隔千里之外的地區(qū),就連各種民間習(xí)俗,也都不一樣了,所以要入鄉(xiāng)隨俗。 3、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 簡評:信心的力量,是非常強(qiáng)大的,一旦我們確定了目標(biāo)和方向,并為之堅持不懈地付出努力,終究會有回報。 4、揚湯止沸,不如滅火去薪。——《三國志》 簡評:揚湯止沸,是治標(biāo)不治本,只有把底下還在燃燒的干柴撤掉,熄滅火源,才能根本解決問題。所以遇到問題,不要只做表面文章,還要從根本上去解決。 5、非得賢之難,用之難;非用之難,信之難?!稌x書》 簡評:要想找到一個賢能的人,并不難,難的是能不能任用他;任用一個賢能的人,也不是很難,最難的是能不能信任他,讓他放開手腳去做事。 6、疾風(fēng)知勁草,嚴(yán)霜識貞木?!端螘?/span> 簡評:只有經(jīng)歷過暴風(fēng)吹打,才能看出小草的堅韌;只有經(jīng)過霜打之后,才能看出樹木的堅強(qiáng)。一個人是不是忠貞不變的堅強(qiáng)者,只有在經(jīng)過嚴(yán)峻考驗之后,才能知道。 7、有賢而不知,知賢而不用,用賢而不委,委賢而不信,此四者古今之通患也?!赌淆R書》 簡評:明明民間有很多賢能的人,但上面卻看不到;明明知道有賢德的人才,但就是放著不用;雖然起用了賢能人才,但卻不委以重任;雖然委以重任給賢能的人,但卻總是疑神疑鬼,不信任他,這是從古至今的通病。 8、溪壑可盈,志欲無滿?!读簳?/span> 簡評:無論多么深的溝壑,也能用水把它填滿。但人的志向和欲望,卻是永遠(yuǎn)也難以滿足的。 9、取草絕根,在于未蔓;撲火止燎,貴乎速滅?!蛾悤?/span> 簡評:要想讓草不會蔓延,在一開始鋤草時,就要做到斬草除根。要想撲滅大火,就在一開始的時候,先去阻斷大火的蔓延勢頭。 10、迷而知返,得道不遠(yuǎn)?!段簳?/span> 簡評:當(dāng)一個迷路的人,知道往回走的時候,那他離找到正路也就不遠(yuǎn)了。所以我們應(yīng)該常常反省自己,才不會迷失太遠(yuǎn)。 11、沉靜自居,必不招物議?!侗饼R書》 簡評:謙虛低調(diào),安靜地待在一個地方,不妄談他人是非,就一定不會招到別人的非議。 12、儉為德之恭,侈為惡之大。——《周書》 簡評:儉樸節(jié)約,這是德行里面最大的一個;奢侈浪費,這是惡習(xí)里面最大的一個。 13、王者不言有無,諸侯不說多少,食祿之家,不與百姓爭利。——《南史》 簡評:作為王侯,都是重權(quán)在握,富甲一方,整個天下都是你們的,還談什么有無和多少呢 ?凡是有國家俸祿供養(yǎng)的人,不缺吃不缺穿,生活條件優(yōu)越,就不要再與民爭利了,老百姓掙錢已經(jīng)很艱難了。 14、審而后發(fā),猶未為晚。——《北史》 簡評:射箭之前,一定先要瞄準(zhǔn)好了,雖然這樣會浪費一點時間,但也不會耽誤什么。如果發(fā)射很快,但沒有射中,那才真正耽誤事。 15、時不可再,機(jī)不可失?!端迨贰?/span> 簡評:要想成功,把握好時機(jī)節(jié)點,非常重要。時機(jī)錯過,即使再付出百倍努力,可能也不會成功。 16、先謀后事者逸,先事后謀者失?!杜f唐書》 簡評:先做好謀劃,然后再去行動,這樣就能輕松安逸地取得成功。如果沒有做好事先規(guī)劃,就直接去行動,出了問題再想辦法解決,那就被動了,很容易失敗。 17、在善用,不在眾?!缎绿茣?/span> 簡評:作為領(lǐng)導(dǎo)者,能不能做成大事,在于知人善用,人盡其才,而不在于手底下的人是不是眾多。 18、物不極則不反,惡不極則不亡?!杜f五代史》 簡評:任何事物都是一樣,不走到極點,就不會回頭。壞事不做到一定程度,也不會招致滅亡。 19、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簡評:作為一個君主,為國家憂慮勞苦,才能振興國家。如果貪圖安逸享樂,就必然禍害終身。 20、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端问贰?/span> 簡評:領(lǐng)導(dǎo)如果做不到表率,屬下就不會聽從;不能以身作則,自己都做不到,別人就不會相信他說的話。 21、賢達(dá)哀樂,不在窮通禍福之間。——《遼史》 簡評:那些賢達(dá)之人的喜怒哀樂,跟個人的窮通禍福,是沒有關(guān)系的,因為他們根本不在意這些。 22、疑人勿使,使人勿疑?!督鹗贰?/span> 簡評:如果懷疑別人,就不要任用人家;如果任用了人家,就不要再胡亂猜疑。 23、待人以誠,人亦以誠待我?!对贰?/span> 簡評:我們能夠誠懇對待別人,別人一定會感覺得到,必然也會誠懇地對待我們。 24、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風(fēng)俗?!睹魇贰?/span> 簡評:要想治理好一個國家或者地區(qū),莫過于守好倫常之道,引導(dǎo)良好的社會風(fēng)氣和民間習(xí)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