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1840—1896),早年名潤,字次遠,號小樓,后改名頤,字伯年,別號山陰道上行者、壽道士等,以字行。山陰(今屬浙江紹興)人。 ![]() 父任鶴聲(淞云)乃民間畫工,專擅肖像寫真。初從父學(xué)畫,後受其族叔任熊影響。真率不修邊幅。畫人物花卉仿北宋人法,純以焦墨勾骨,賦色秾厚,頗近老蓮。年未及壯,已名重大江南北。 ![]() 後得八大山人畫冊,更悟用筆之法,雖極細之畫,必懸腕中鋒。自言作畫如頤,差足當(dāng)一寫字。間作山水,沉思獨往,忽然有得,疾起捉筆,淋漓揮灑,氣象萬千。書法亦參畫意。寓滬久,鬻畫以終。 ![]() 任伯年生于鴉片戰(zhàn)爭的清道光十九年(1840年),卒于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是上海畫派的首領(lǐng)人物和杰出代表,與任熊、任熏、任預(yù)合稱“上海四任”,又與蒲華、虛谷、吳昌碩合稱“上海四大家”。 ![]() 任伯年生活在一個民間藝人家庭,父親任聲鶴是民間畫像師,大伯任熊,二伯任薰,已是名聲顯赫的畫家。少時受家庭的薰染,已能繪畫。十來歲時,一次家中來客,坐了片刻就告辭了,父親回來問是誰來,伯年答不上姓名,便拿起紙來,把來訪者畫出,父親看了,便知是誰了。這說明任伯年幼年就掌握了寫真畫技巧。 ![]() 任伯年的繪畫發(fā)軔于民間藝術(shù),他重視繼承傳統(tǒng),融匯諸家之長,吸收了西畫的速寫、設(shè)色諸法,形成自己豐姿多采、新穎生動的獨特畫風(fēng)。 ![]() 任伯年精于寫像,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畫家。人物畫早年師法蕭云從、陳洪綬、費曉樓、任熊等人。工細的仕女畫近費曉樓,夸張奇?zhèn)サ娜宋锂嫹惡榫R,裝飾性強的街頭描則學(xué)自任董,后練習(xí)鉛筆速寫,變得較為奔逸,晚年吸收華(巖)筆意,更加簡逸靈活。 ![]() 任伯年的個人藝術(shù)造詣來看,花鳥畫的本領(lǐng)比較高,若以當(dāng)時畫壇的情況而言,他的人物影響比較大,原因是當(dāng)時畫人物畫家少,成就高者更少,象任伯年這樣造詣,自然推至旁首。 ![]() 任伯年的花鳥畫更富有創(chuàng)造,富有巧趣,早年以工筆見長,“仿北宋人法,純以焦墨鉤骨,賦色肥厚,近老蓮派。后吸取惲壽平的沒骨法,陳淳、徐渭、朱耷的寫意法,筆墨趨于簡逸放縱,設(shè)色明凈淡雅,形成兼工帶寫,明快溫馨的格調(diào),這種畫法,開辟了花鳥畫的新天地,對近、現(xiàn)代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 伯年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不多,早年師法石濤,中年以后兼取明代沈周、丁云鵬、藍瑛、并上追元代吳鎮(zhèn)、王蒙、以縱肆、勁真的筆法見長。 ![]() 19世紀80年代是任伯年創(chuàng)作的鼎盛時期,創(chuàng)作題材上范圍擴大了,具有深刻的社會內(nèi)容,用隱晦的手段寄寓深情。90年代,數(shù)量很多,但從作品的思想性看似乎沒有超出80年代,但藝術(shù)手法上則更加熟練,大膽、概括,特別是花鳥畫,達到“爐火純青”的佳境。 ![]() 任伯年二十多年的繪畫創(chuàng)作,留下了數(shù)以千計的遺作,是歷史上少見的多產(chǎn)作家。最早的作品是同治四年作的,最晚的作品為光緒乙未年冬十月,去世的前一個月作的。 ![]() 任伯年現(xiàn)存作品,大多收藏在國內(nèi)外各大博物館內(nèi)。民間及港、臺私人手里也留有一些他的作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自: 昵稱40044036 > 《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