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故事眾多,粵語掌故精彩,如果沒有各種各樣的掌故作為組成部分,那么粵語便會毫無生命力,也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影響深遠(yuǎn)。本輯“粵語掌故”系列文章,將為大家分享從古至今的各個粵語短語,深入了解這些短語背后的不凡故事。 
五十五、生有二哥豐,死有大峰公 在廣東潮州地區(qū),歷來流傳著一句“生有二哥豐,死有大峰公”的俗語,那么,這又是什么意思呢? 原來,“二哥豐”名叫鄭智勇,是泰國的第二代華僑,早年生活艱難,甚至一度流浪,但卻在流浪當(dāng)中養(yǎng)成了刻苦耐勞、機(jī)靈果敢的性格,后來鄭智勇加入洪門會黨,成為洪門會黨的二哥,故而人稱“二哥豐”;后來,鄭智勇成為泰國首富,曾捐獻(xiàn)十萬銀兩給清政府賑災(zāi),獲得清廷頒授“榮祿大夫”封號,之后,又資助孫文革命,孫文嘉其德行而手書“智勇”二字贈之。由于鄭智勇很講義氣,又不忘家鄉(xiāng)父老之恩情,經(jīng)常周濟(jì)潮州貧苦百姓,幫助他們購買土地、房舍。于是,潮州民間就流傳出一句“生有二哥豐,死有大峰公”的俗語,意思是指生前能得到“二哥豐”的幫助照顧、死后能得到大峰祖師(宋代高僧)的超度接引,可謂此生無憾。 
圖源:網(wǎng)絡(lu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