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 黃梅下新錢林——百歲秤砣樹與千年紫藤的歲月長歌 乙巳年谷雨前兩天,劉老師在緣起而聚群里發(fā)出邀約,提議大家前往下新錢林觀看紫藤花,便于日后課堂上的教學(xué)。彼時,媛姐遠(yuǎn)在上海,蔣姐已有飯局安排,琳姐正在理療,只有霞姐給予了回應(yīng)。而我,正在老年大學(xué)門球場盡情揮桿,手機(jī)安靜地躺在手提袋里,對這一系列的邀約與呼喚渾然不覺。 直到中場休息,我拿起水杯喝茶,才想起應(yīng)該把手機(jī)放在兜里,方便隨時接聽電話。當(dāng)我掏出手機(jī),映入眼簾的是劉老師和霞姐急切的呼叫記錄。我趕忙分別回?fù)茈娫?,電話那頭,劉老師熱情地說道:“你開車回來,我到你家接你,已經(jīng)跟九哥聯(lián)系好了。”聽聞此言,我顧不上多做停留,急忙結(jié)束打球,匆匆趕回家里。 ![]() 我們?nèi)艘宦吠?,十點多便抵達(dá)了下新。九哥退休前曾是老文化站長,在我過去的工作歲月里,因為種種原因,我從未到過他家,算起來,也有十多年未曾與他謀面。再次相見,九哥雖比工作時清瘦了些,但那股精神勁兒絲毫不減,爽朗的笑容、文人特有的風(fēng)骨依舊如初,這讓我倍感欣慰。 漫步園中,我們首先將目光投向了那株百歲秤砣樹。秤砣樹是安息香科秤錘樹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也是中國特有的樹種,有著“植物界的活化石”之稱。它樹形優(yōu)美,枝繁葉茂。在春末夏初時節(jié),花朵綻放,白色花瓣如雪花般輕盈,花蕊點綴其間,散發(fā)著淡雅的清香。而到了秋季,果實成熟,那一個個果實猶如秤砣般懸掛在枝頭,極具特色。
這株百歲秤砣樹,歷經(jīng)百年風(fēng)雨,依然挺立在這片土地上,見證著歲月的變遷,每一片樹葉、每一根枝干都仿佛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它扎根于此,默默生長,與周圍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成為了這片園子中獨特的存在。 ![]() 再將視線轉(zhuǎn)移到秤砣樹旁,那粗壯的藤蔓竟是令人驚嘆的千年紫藤。 紫藤,豆科紫藤屬植物,而這株千年紫藤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藤蔓虬曲如龍,表皮布滿了歲月的紋路,仿佛是時光鐫刻的密碼。在盛花期,它的花朵一串串垂下,如紫色的瀑布傾瀉而下,如夢如幻,微風(fēng)拂過,花朵輕輕搖曳,如同紫色的精靈在翩翩起舞,濃郁的花香彌漫在空氣中,讓人沉醉其中。黃梅秤錘樹原始群落中伴生著大大小小紫藤40余株。緊挨著“黃梅秤錘樹王”的這株紫藤主干長5.1米,胸徑31.8厘米,狀如化石,堅固如鐵,有2個分枝分別攀爬到周圍兩棵大樹上,高達(dá)10余米,形如蟒蛇,彎彎曲曲藤長達(dá)30余米。經(jīng)檢測,該紫藤已存世1000余年,當(dāng)?shù)鼐用穹Q之為“千年紫藤” 。每年4至5月,一串串紫色花蔓綴在綠葉之間,燦若云霞,十分亮麗。這正是李白詩云:“紫藤掛云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fēng)留美人”。 盡管我們來的時候已過花期,但眼前的千年紫藤依然氣勢非凡,藤蔓蜿蜒纏繞,攀附在周圍的樹木和支架上,展現(xiàn)出一種頑強的生命力和獨特的美感。它跨越千年時光,見證了無數(shù)朝代的更迭、四季的輪回,承載著歲月的厚重與滄桑。 回想過去,我多次來到錢林觀看秤砣樹,那時園子里還沒有立保護(hù)牌,對于秤砣樹旁這株珍貴的千年紫藤更是一無所知。如今,雖然錯過了紫藤最美的花期,但此次之行,我卻收獲頗豐。 思緒不禁飄遠(yuǎn),記得那年,我和老九先生懷著懷舊的心態(tài)前往大源湖邊尋找當(dāng)年的渡口。沿著高聳入云的窯場煙囪方向一路前行,當(dāng)?shù)诌_(dá)渡口時,眼前的景象令人唏噓,曾經(jīng)熱鬧繁忙的渡口早已荒廢多年。寬闊的湖面波光粼粼,碧波蕩漾,對面的村落若隱若現(xiàn),依稀還能看到當(dāng)年的影子。在回程的路上,我們順路去看秤砣樹,那時園子大門緊閉,不過旁邊的宣傳牌對秤砣樹作了詳細(xì)的介紹。世事無常,如今物是人非,轉(zhuǎn)眼間又過去了十多年。 “來,照一張!”霞姐的喊聲將我從沉思中拉回現(xiàn)實。輕輕撫摸著千年紫藤的藤蔓,感受著它粗糙的質(zhì)感,仿佛在觸摸著歷史的脈絡(luò)。擺好造型,在鏡頭前留下了今日的美好瞬間。這一刻,我與百歲秤砣樹、千年紫藤相遇,它們不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歷史的見證者。在它們面前,我深感自己的渺小,也更加懂得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相遇,珍惜這承載著歲月記憶的美好景致。 愿這百歲秤砣樹與千年紫藤,在未來的歲月里,繼續(xù)綻放它們獨特的魅力 。 作者:唐敏利 黃岡市老年書畫家協(xié)會會員 黃岡市作協(xié)會員 編委會 曹錦軍 總編 魏鮮紅 主編 唐亞紅 執(zhí)行主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