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年前的那張體檢報告,像一記悶雷劈碎了我的世界。"急性白血病"五個字在眼前炸開的瞬間,雙腿突然失去知覺——再醒來時,慘白的燈光刺得眼睛生疼,消毒水的氣味霸道地鉆進每個毛孔。手背上不知何時已扎著輸液針,冰涼的藥水順著血管蜿蜒而上,那溫度至今想起仍會打個寒顫。病號服粗糙的布料摩擦著皮膚,監(jiān)護儀的滴答聲在死寂的夜里格外刺耳,我盯著天花板數(shù)著吊瓶里墜落的水珠,第一次清晰聽見生命漏沙的聲響。 母親坐在床邊抹眼淚,老公站在窗前沉默地抽煙,煙灰缸里堆滿了煙頭。窗外的梧桐樹在風中沙沙作響,一片枯葉飄落在窗臺上,就像我此刻飄搖不定的生命。護士推著藥車從走廊經(jīng)過,車輪聲在寂靜的夜里格外清晰。 消毒水的氣味在清晨的病房里格外刺鼻,我望著輸液架上懸掛的透明藥袋,一滴一滴落下的藥液像極了沙漏里的細沙。陽光落在在雪白的被單上投下斑馬紋般的光影,護士站傳來的推車轱轆聲與心電監(jiān)護儀的"滴滴"聲交織成特殊的晨曲。 八十多歲的媽媽總在藥液還剩三分之一時就踮著腳查看,她數(shù)滴速的樣子像在觀察某種精密儀器。她帶來的保溫杯永遠冒著熱氣,杯底沉著幾顆紅枸杞,在開水中忽上忽下地跳圓舞曲。當她用調(diào)羹輕輕攪動碗里的白粥時,不銹鋼碰撞瓷碗的脆響,會驚動窗臺上那只每天都來報到的麻雀。 女兒送的鮮花插在葡萄糖空瓶里,花瓣邊緣開始蜷曲,她卻固執(zhí)地每天更換清水。她修剪花枝的剪刀是從護士站借來的,金屬的寒光與她溫柔的動作形成奇妙的對比。那些散落在床頭柜上的花瓣,像極了小時候我教她認星座時畫的星圖。 汐顏總在傍晚帶著飯盒出現(xiàn),鋁制飯盒揭開時溢出的霧氣會模糊她的眼鏡。她堅持要用印著卡通圖案的兒童餐具,說彩色的碗勺能讓飯菜更香。當她說起巷口那家老面包店新烤的核桃派時,我甚至能聽見她口袋里糖果紙的窸窣聲。 深夜的病房像被按了靜音鍵,只有走廊盡頭的應(yīng)急燈投來橘色的光。納蘭在陪護椅上織毛衣,竹針相碰的咔嗒聲比安眠曲更讓人安心。月光給所有醫(yī)療器械鍍上柔和的銀邊,連冰冷的輸液架都變成了童話里的水晶樹。 清晨查房時,主治醫(yī)生帶著一群白大褂魚貫而入。他戴著金絲眼鏡,鏡片后的目光銳利而溫和,聽診器在胸前微微晃動。當他俯身檢查時,我聞到他白大褂上淡淡的消毒水味混著一絲咖啡的苦澀。護士輕輕卷起我的衣袖,醫(yī)生冰涼的聽診器貼上皮膚,讓我不自覺地打了個寒顫。他一邊聽診一邊皺眉,鋼筆在病歷本上快速記錄時發(fā)出沙沙的聲響。 "今天感覺怎么樣?"他的聲音低沉有力,手指輕輕按壓我浮腫的手背。身后的住院醫(yī)師立即遞上最新的血檢報告,他推了推眼鏡,對著陽光仔細查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數(shù)據(jù)。窗外透進的晨光正好照在報告單上,我看見那些上上下下的箭頭在紙面上跳動。 護士推來治療車,金屬托盤里排列著各種藥劑和針管,在陽光下泛著冷光。醫(yī)生熟練地戴上橡膠手套,手套拉伸時發(fā)出細微的"啪"聲。"會有點疼,忍一忍。"他邊說邊拿起針管,針尖在燈光下閃過一道寒芒。當針頭刺入皮膚的瞬間,我咬緊了牙關(guān),聽見母親在旁邊倒吸一口涼氣。 治療結(jié)束后,醫(yī)生摘下手套,拍了拍我的肩膀。他的手掌溫暖干燥,帶著令人安心的力量。"指標在好轉(zhuǎn),"他對著我和母親說,嘴角微微上揚,"要堅持住。"轉(zhuǎn)身離開時,白大褂下擺掀起一陣微風,帶走了病房里最后一絲藥水的刺鼻味道。 那天下午,醫(yī)生特意在查房后留了下來。他拉過一張椅子坐在我床邊,白大褂下露出深藍色的毛衣領(lǐng)口,整個人褪去了查房時的嚴肅,多了幾分長輩般的溫和。 "看到你最近的血小板數(shù)值了嗎?"他翻開病歷本,指尖點著那個正在緩慢爬升的數(shù)字,聲音里帶著掩飾不住的欣慰,"比上周好了不少。"我注意到他眼角的細紋在微笑時格外明顯,鬢角也有了幾根明顯的白發(fā)。 他忽然從口袋里掏出一顆水果糖放在我手心,糖紙發(fā)出清脆的響聲。"我女兒總說這個能讓人開心起來,"他的眼睛在鏡片后彎成月牙,"雖然你現(xiàn)在不能吃太多甜的,但偶爾一顆沒關(guān)系。"糖塊在手心里漸漸被焐熱,甜膩的草莓香透過包裝紙隱隱傳來。 臨走時,他站在門口回頭看我,白大褂被走廊的風輕輕掀起。"治療就像跑馬拉松,"他的聲音在消毒水味中顯得格外清晰,"最累的時候,往往就是快要突破的時候。"陽光從他身后漫進來,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一直延伸到我的病床前。 康復(fù)那天,我站在醫(yī)院門口才發(fā)現(xiàn),春風里飄著的柳絮比往年更柔軟。手里那張出院證明被攥出了褶皺,紙張邊緣還沾著點滴膠布的痕跡——那是最后一天撤針時,護士小琳特意剪成小熊形狀的膠布。 記得最難熬的第三療程,口腔潰瘍疼得連水都咽不下。主治醫(yī)生每天查房都會帶一小瓶自制的冰鎮(zhèn)甘草水,玻璃瓶外凝結(jié)的水珠滾落在病歷卡上,暈開了鋼筆字跡。"含十秒再慢慢咽,"他總把秒表按得咔嗒響,"像小時候吃冰棍那樣數(shù)著。"后來我才知道,那些甘草是他托鄉(xiāng)下老家的親戚特意挖來的老根。 放療后掉發(fā)的那個清晨,保潔阿姨悄悄在我枕邊放了頂毛線帽。鵝黃色的絨線里織進了薰衣草籽,每次戴著做骨穿時,都能聞到淡淡的草木香。有次高燒不退,恍惚看見護士長跪在病床邊給我換冰枕,她制服口袋上別著的"微笑服務(wù)"徽章在月光下微微發(fā)亮。 最驚喜的是生日那天,整個醫(yī)療組推著治療車進來,車上擺著插滿維生素針劑的"蛋糕"——那些彩色的小藥瓶在陽光下像水晶一樣閃爍。"等明年,"醫(yī)生把葡萄糖液當香檳舉起來,"我們就能吃真正的奶油蛋糕了。" 如今的我終于告別了消毒水味的醫(yī)院,回到了陽光自由的日常。媽媽不用再數(shù)著點滴的節(jié)奏,女兒送的花插進了真正的花瓶,汐顏的笑話再也不用壓低音量。那些被百葉窗分割的光影、心電監(jiān)護儀的聲響,都成了帶著溫度的回憶。 感謝守在病床前衣不解帶的家人,你們眼里的血絲比任何藥物都有效;感謝素未謀面的詩友,每句留言都是照進病房的星光。現(xiàn)在的我,連呼吸都帶著重生的喜悅,這份痊愈的禮物,是你們用愛一點一滴澆灌出來的。 |
|
來自: 陳小悅書館 > 《陳小悅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