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離開長治市區(qū),驅(qū)車前往上黨區(qū)南宋村。此行的目的地,是那座讓我魂牽夢縈的古建筑——五鳳樓。 ![]() 今天,要用眼睛和心靈去感受這座凝結著千年智慧的傳奇樓閣。 ![]() 穿過村口的古槐樹,一座巍峨的樓閣突然闖入視野。 ![]() 三重歇山頂如鳳凰展翅,在朝陽下泛著溫潤的木色光澤。 ![]() 這座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清的玉皇觀山門,竟能在數(shù)百年風雨中保存如此完好,實在令人驚嘆。 ![]() 五絕探秘 ![]() 1. 通天桑木梯 ![]() 撫摸著樓內(nèi)那根直徑近一米的桑木獨梯,樹齡五百年的紋理依然清晰。導游說:"古人認為桑木是通天之樹,《山海經(jīng)》里扶桑神樹的故事,在這里化作了登天的階梯。" ![]() 2. 三千年荊木梁 ![]() 仰頭看見主梁上斑駁的荊木紋路,不禁想起廉頗負荊請罪的典故。 ![]() 這根生長了三千年的黃荊木,以柔克剛地支撐著整座樓閣,恰似中華文化中剛柔相濟的智慧。 ![]() 3. 斷梁續(xù)力 ![]() 最神奇的是那根看似斷裂的主梁。老工匠解釋:"這是'斷梁不斷力'的絕技,暗合《易經(jīng)》艮卦'止而不止'的哲理。"榫卯咬合處,仿佛能看見古人運算力學的智慧閃光。 ![]() 4. 十三踩斗拱 ![]() 數(shù)著層層出挑的斗拱,整整十三踩!比故宮太和殿還多兩踩。這不僅是工藝的巔峰,更暗藏著古人對"天外有天"的謙卑認知。 ![]() 5. 勾心斗角 ![]() 檐角如鳳首昂然,內(nèi)部梁枋卻向心收攏。這種"外放內(nèi)斂"的結構,竟與為人處世的道理相通。難怪《魯班經(jīng)》說:"勾心要如龍盤柱,斗角須似鳳點頭。" ![]() 它能保存至今更是五鳳樓的傳奇所在 ![]() 抗戰(zhàn)時日軍經(jīng)過,突然大霧彌漫,日軍與五鳳樓插肩而過; ![]() 文革期間,村民用泥巴糊住彩繪,把這里偽裝成大隊辦公室。 ![]() 這些樸實的守護,讓五鳳樓躲過一次次劫難。 ![]() 站在樓前,發(fā)現(xiàn)五鳳樓是一部立體的國學經(jīng)典。 ![]() 它的每一處構造都在訴說著"天人合一"的哲學,每一塊木頭都承載著"物盡其用"的智慧。 ![]() 真正的文化傳承,或許就該像這座樓閣一樣,既有挺拔的姿態(tài),又有包容的胸懷。 ![]() 離開時回望,五鳳樓宛如展翅的鳳凰。 ![]() 我知道,這次探訪不是終點,而是重新認識傳統(tǒng)文化的起點。 ![]() 正如那根斷梁所示:看似斷裂處,恰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