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癥瘕門 人有肝氣甚郁,結成氣塊,在左脅之下,左腹之上,動則痛,靜則寧,歲月既久,日漸壯大,面色黃槁,吞酸吐痰,時無休歇,人以為痞塊也,誰知木郁而成瘕乎。夫肝木之性,最喜飛揚,不喜閉滯。肝氣一郁,必下克脾胃。脾胃受克,則氣不能暢行于臟腑,遇肝之部位,必致阻滯而不行,日積月累,無形化為有形,非血積而成瘕,必食積為 也。治法舒其肝中之郁,助其脾胃之氣,則有形仍化為無形矣。倘見有形,誤認為食與血,妄用消食敗血之劑,則脾胃之氣大傷,而肝之郁仍不能解,勢必其形愈大,往往有致死不悟者,不重可悲乎?方用平肝消瘕湯治之。 白芍(一兩) 當歸(五錢) 白術(一兩) 柴胡(一錢) 鱉甲(三錢) 神曲(一錢)山楂(一錢) 枳殼(一錢) 半夏(一錢) 水煎服。四劑塊小,又有四劑而塊又小,十劑塊全消矣。 此方全去平肝以解郁。郁氣一舒,不來克脾胃之土,則土氣自安。加白術以健脾開胃,則脾胃氣旺,不畏肝氣之克,則氣自通,肝何阻滯之有。況用鱉甲、山楂皆是攻堅去穢之神藥,何至有郁悶不舒哉。 此癥用化痞膏外治亦可。 大黃(五錢) 人參(三錢) 白術(五錢) 枳實(三錢) 丹皮(二錢) 鱉甲(一兩)神曲(一兩) 山楂(五錢) 麥芽(五錢) 濃樸(三錢) 當歸(一兩) 白芍(一兩) 使君子肉(三錢)兩頭尖(二錢) 蒲公英(一兩) 金銀花(一兩) 生甘草(二錢) 檳榔(二錢) 防風(一錢) 川烏(一個) 香油(三斤) 鍋熬以上藥,煎數(shù)沸,用白布將藥渣漉出,再煎,油滴水成珠,然后再入后藥末∶ 薄荷葉(二錢) 乳香 沒藥(各五錢) 麝香(一錢) 赤石脂(二兩) 冰片(二錢) 阿魏(三錢)血竭(三錢) 各為末,入油內(nèi)再煎,又入炒過、水飛過黃丹末一斤,收之成膏矣。貼痞塊,止消一個即消。其膏藥須攤得濃,不可大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