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劉禹錫《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本地少牡丹、芍藥。近年來,偶有發(fā)現(xiàn)。經(jīng)領(lǐng)導(dǎo)指點,知兩者之別,如芍藥為草本,牡丹為木本。前日,在小區(qū)竟發(fā)現(xiàn)芍藥一株,觀其從花苞到綻放。晨,停車拍照,俯仰遠(yuǎn)近,微特中全,深陷其中一時難以自拔。旁有行人經(jīng)過脫口而出,“芍藥賽牡丹!” 唐·韓愈《芍藥》—— 浩態(tài)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綠盤龍。 宋·王禹偁《芍藥詩》—— 牡丹落盡正凄涼,紅藥開時醉一場。 羽客暗傳尸解術(shù),仙家重爇返魂香。 蜂尋檀口論前事,露濕紅英試曉妝。 曾忝掖垣真舊物,多情應(yīng)認(rèn)紫微郎。 ![]() 如何分辨牡丹、芍藥? 一、花期不同 因區(qū)域不同,氣溫不同,牡丹和芍藥的實際花期可能會和認(rèn)知的不一樣。但有一個基本點不會變:牡丹先開花,芍藥在后。 一般來說,牡丹最早可在3月開花,盛花期維持在4-5月。《中國植物志》描述芍藥花期為5-6月,但實際上,可能4月中下旬就已開花。 ![]() 牡丹 ![]() 芍藥 二、莖、干的不同 牡丹是落葉灌木,木本植物。莖為木質(zhì),落葉后地上部分不枯死,會有老的枝干留在地面。 芍藥是宿根塊莖草本植物。莖為草質(zhì),落葉后地上部分將會全部凋謝。 ![]() 只要觀察兩者的形態(tài)、枝干,很容易區(qū)分出牡丹與芍藥。 三、葉子的區(qū)別 牡丹葉片寬厚,先端常3-5裂,上表面綠色中略帶黃、無毛,下表面有白粉。 ![]() 牡丹葉片 芍藥葉片窄薄,前端不分裂,葉正反面均為黑綠色、較有光澤且葉較密。 ![]() 芍藥葉片 四、花朵的區(qū)別 牡丹的花朵生于枝條頂端,多為單生(即一個枝條只開一朵花),花徑較長,有二十厘米,而芍藥多為數(shù)朵叢生,整朵花稍小,花徑多為十五厘米左右。 ![]() 牡丹花 牡丹花型眾多,有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薔薇型、皇冠型、繡球型等等,而芍藥則沒有眾多花型。 ![]() 芍藥花 牡丹花色比芍藥花多,多年的人工栽培使得牡丹花的品種變得更加豐富。 ![]() ![]() ![]() 牡丹花 五、種子的區(qū)別 牡丹果實:一般單生花的果實為蓇葖果,果呈五角,內(nèi)有7一13枚大粒種子,呈褐色,成熟時為橘黃色,老時變成黑褐色。 ![]() 芍藥果實:為聚合蓇葖果,2~8枚離生,呈紡錘形、橢圓形、瓶形等,光滑,有小突尖,每枚有1~5粒種子,種子黑色或黑褐色,呈圓形、長圓形或尖圓形。
![]() ![]() ![]() ![]() ![]() ![]() ![]() ![]() ![]() ![]() ![]() ![]() ![]() 暮春初夏正當(dāng)時,風(fēng)姿綽約娉婷開。 春深百卉過芬芳,雕檻惟余芍藥香。![]() ![]() 內(nèi)透視角的調(diào)整,讓芍藥多了幾分生氣與鋒芒。 ![]() ![]() ![]() 從左圖到右圖,不得不驚嘆于修圖的魅力——“三分拍,七分修”,也是攝影人的基本業(yè)務(wù)素養(yǎng),不要以為拍攝僅僅是拍攝,所有圖片的呈現(xiàn),都是通過機器記錄的呈現(xiàn),哪一個更接近于真相,其實也在于我們的給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