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水(譙水)、三里澗、七里澗、蒼龍澗是同一條河,陜縣志有載,大量古籍有載
焦水(譙水),三里澗,七里澗,蒼龍澗,是同一條河,陜縣志有載,大量古籍有載。 譙水,發(fā)源常蒸山之西,經(jīng)指望盧景等村,以次溉田。陜?nèi)怂^西川者也,西北流至陜城南關(guān)之西,俗名三里澗,亦名七里澗,又名蒼龍澗,北流入于黃河。 水經(jīng)注云:河水又東,得七里澗。澗在陜西七里故因名焉。河水東合譙水,水導源常蒸之山。其川流也,二源雙導,同注一壑。而西北流注于河。蓋酈氏為章懷注所誤,故以七里澗與譙水為二源同注一壑,而不知澗水即譙水,本只一水也。 《陜縣志》民國本。 陜州志最早有順治本。
陜州志乾隆本
四庫全書經(jīng)部·春秋類·清·張尚瑗·左傳折諸(文淵閣)·卷十八·襄公 標題:虞虢焦滑
方志典籍·通志總志·讀史方輿紀要·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萬有文庫本)·卷四十八·河南三 這個圖片可以看一下,焦水的描述。 焦水,在州南三里,平地涌出,北流入于河,俗呼三里灘。焦,一作譙。是入黃河的。
山海經(jīng)
隋地志
竹書紀年集證。 漢書地理志補注。
史記,這個是漢的刻本。最重要。
查找:焦俊華 整理:焦留政
2025年4月24日
焦玉峰查到平陸縣志關(guān)聯(lián)記載: 古焦水在縣東北五里,細流涓涓,不一里入河。 相傳武王封神農(nóng)之后于焦,即此。俗名焦子泉。 水經(jīng)注:陜縣故焦國。竹書紀年,幽王七年,虢滅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