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癃閉'范疇,《黃帝內(nèi)經(jīng)》言:'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當(dāng)命門火衰、寒濕下注,就會出現(xiàn)小便艱澀、尿后余瀝等癥狀。這類患者常伴腰膝冷痛、舌淡苔白膩,恰似被寒濕鎖住的三焦水道。 58歲的張先生正是典型案例?;记傲邢僭錾?,每晚起夜5-6次,尿線細若棉絲,總感覺'尿不干凈'。冬季尤為嚴重,需用力按壓小腹才能排尿,常因著涼感冒臥床。觀其舌象如覆霜雪,脈象沉遲似鐘擺緩動,這正是典型的寒濕困阻、陽氣不展之象。 我為其開具'玉靈湯':茯苓、白術(shù)、蒼術(shù)、附子、干姜、桂枝、炙甘草 茯苓既能利水通淋,又可健脾固本,杜絕濕邪再生。蒼術(shù)燥濕如烈日曝曬,白術(shù)健脾似疏浚溝渠。附子、干姜如同在命門點燃火把,融化沉積寒冰。桂枝則將陽氣輸注膀胱經(jīng)脈。 服藥七劑后,張先生驚喜發(fā)現(xiàn)晨起首次排尿'嘩啦作響',夜尿減至3次。續(xù)服兩療程,復(fù)查前列腺體積已有縮小,B超顯示腺體包膜光滑如初。 臨床接診的寒濕型患者,多有以下特征:小便清長卻排出困難,畏寒肢冷尤以下肢為甚,常伴足跟疼痛。這類人群調(diào)理期間需忌食生冷,建議每日晨起含服3片醋泡姜,睡前用艾葉、花椒煮水泡腳。曾有位卡車司機服藥期間堅持冰啤酒配燒烤,療效大打折扣,后嚴格忌口配合治療,三周即見顯效。 中醫(yī)辨證論治,一人一方,切不可盲目用藥。 |
|
來自: 新用戶8911GAuB >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