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很清楚了,不僅《滿文老檔》記載了毛文龍多封通敵信,明朝廷文檔同樣收錄了毛文龍多封通敵信,信中欲與皇太極共分天下,他要做山東王,朝鮮王,這叫虛以委蛇?毛文龍叛國投敵是實打?qū)嵉?,越掩蓋越暴露,你這叫欲蓋彌彰。 滿清沒必要抹黑指控毛文龍,洪承疇等叛臣被滿清歸在奸佞一類,當然也沒必要美化毛文龍。 后金進攻朝鮮,毛文龍龜縮海島,任由后金肆虐,李朝實錄中朝鮮官員說的很清楚,毛文龍漁人觀火,故意為之。毛文龍擅自兩登山東,已經(jīng)足夠死罪。 就像我展示的史料依據(jù),毛文龍罪大惡極,足以千刀萬剮。袁崇煥殺毛文龍,是崇禎授權(quán),賜尚方寶劍便宜行事。斬殺后,罪證確鑿,人證物證充足,崇禎認可。按大明律,袁崇煥無罪有功。 至于你說的抹黑誣陷袁崇煥的罪狀,議和信是崇禎同意的權(quán)宜之計,而不是毛文龍擅自率軍登錄山東這種反叛行徑,不存在投敵的事實和證據(jù)。 毛文龍沒有政敵要害他,而是他作惡多端。袁崇煥則是被溫體仁一伙捏造罪證害死//@劉玄德大人:《滿文老檔》是后金官方記載,對毛文龍通敵的描述多為單方指控,比如所謂的密信,本質(zhì)就是政治宣傳,明朝廷收錄的幾封信件,也是出自黨爭攻擊,且信中內(nèi)容都是一些邊將虛與委蛇的策略,比如騙取物資、拖延敵軍之類的,沒有任何毛文龍實際投敵行動佐證。敵方記載與政敵攻擊的疊加,只不過是利益相關(guān)者證詞,本就不是客觀證據(jù)。 而且你偷換了孤證不成立的概念,袁崇煥被千刀萬剮,源于擅殺毛文龍,市米資敵,與后金議和等多重罪名《明史》,并非因某一封“議和信”被殺。 毛文龍駐守皮島期間,始終以明軍名義襲擾后金,如1627年丁卯之役主動出擊,無任何投降、獻地或率軍歸附后金的行為。《大明律》規(guī)定謀叛需共謀及實行,僅有書信往來(且內(nèi)容未落實),連明代司法都無法定為叛國罪。你所謂的鐵證,完全不成立。//@扶正祛邪正本清源:放任皮島8年當然是有奸情。 除了《滿文老檔》,還有明朝廷收錄的6封信,怎么會是孤證呢?而且,孤證不成立,袁崇煥也不會因為一封莫須有議和信,就被千刀萬剮。 毛文龍暗通款曲,投敵叛國,鐵證如山,抵賴不掉的//@扶正祛邪正本清源:史料證明,毛文龍罪大惡極,通敵資敵,鐵證如山。 毛文龍罪狀主要如下: 一,破壞熊廷弼滅后金大計。 毛文龍戰(zhàn)事不利,部下只剩196人,為了將功贖罪,擅自啟用熊廷弼埋伏在遼沈一帶的地下工作者數(shù)千人,包括很多后金的將領(lǐng)。謊稱明軍大部隊已到城外,開始大反攻了。毛文龍撒謊就為了抓佟養(yǎng)真,結(jié)果佟養(yǎng)真雖然被殺,但是數(shù)千地下工作者,孤軍作戰(zhàn),全數(shù)陣亡,造成無法估量的巨大損失,將熊廷弼大反攻計劃毀于一旦。 二,王化貞慘敗,熊廷弼被害。毛文龍殺了佟養(yǎng)真后,謊報軍情,挑動王化貞進攻后金,在缺乏地下工作者內(nèi)應(yīng)的條件下,王化貞不聽熊廷弼阻攔,貿(mào)然進攻,遭到慘敗。隨后熊廷弼因此被構(gòu)陷而死。 三,毛文龍與皇太極通敵信足有十幾封,內(nèi)容是與皇太極共分天下,毛文龍的條件做朝鮮王,山東王。這和莫須有的袁崇煥議和信,是完全不一樣的,袁崇煥議和,是崇禎授意的權(quán)宜之計,毛文龍是自己和皇太極通信,沒有任何人3授意。 四,毛文龍殺良冒功。 毛文龍所謂斬殺后金軍,大部分是殺良冒功。 五,毛文龍坑害明軍和朝鮮。 朝廷派數(shù)萬浙江福建的部隊,歸毛文龍指揮,毛文龍把不愿意認他作干爹干爺爺?shù)拿鬈妼㈩I(lǐng)和部隊,派出去與后金作戰(zhàn),然后把行軍路線數(shù)量時間告知后金,隨后這些明軍就被后金包圍犧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