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參加“越讀越好”這個群的線下活動,我不知道它的定位是什么?所以我準備的是關于讀書的一些思考。后來,發(fā)現大家都是推薦一本書,于是自己也舍棄了這份稿子,即興發(fā)言。) 各位書友,大家晚上好。 非常感謝周曉旭老師、李林鵬老師組織這樣的一個閱讀交流活動,彌補了我不能前往福建三明參加新教育讀書會組織的世界讀書日活動的遺憾。 我們在座的各位都是在“越讀越好”群堅持閱讀打卡的人,也是真正喜歡讀書的人。那么,我想問讀書和閱讀有區(qū)別嗎?以前我也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這兩天在編輯公眾號文章的時候,我也有了疑惑。如果是一樣的意思,那么為什么會有這兩個詞呢? 我認為讀書更傾向于積累文字,而閱讀還包含自己看到的、聽到的、理解到的內容。下面我將結合自己對讀書的理解,談談以下三點: 一、一個短語 滋養(yǎng)生命。是的,讀書會滋養(yǎng)生命。高興時,我讀幾頁《傳習錄》也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難過時,我讀《神探狄仁杰》也會沉浸其中;憤怒時,我翻翻《非暴力溝通》,就能讓自己心情平靜下來;低落時,我讀讀《讀者》,就會使自己嘴角微微上揚。任何時候,只要捧起一本書,整個世界都是美好。 二、兩句話 1.讀書是一個人的生活方式。 當讀書和刷牙洗臉一樣成為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時,那么讀書就成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再忙再累,也會讀一會,時間充裕的時候可能讀得更多。聽過這樣一句話:“讀書可以像呼吸一樣自然?!蔽覀兠刻烀繒r每刻都在悄無聲息的呼吸,那么讀書也可以如此,只要你想,隨時隨地都可以。 2.讀書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是有價值的,好比我們吃過的每一餐飯。雖然記不清每天都吃了什么,但是那些食物確實維持著我們的生命,它們已經化成我們的血肉,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四年前的自己,沒有開始專業(yè)閱讀,有職業(yè)倦怠。但現在的自己,讀了上百本經典教育著作后,重新有了教育熱情,對生命也有不一樣的認識。 三、三個團隊 我每天堅持讀書,并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斗,是因為有很多書友在互相鼓勵支持著。比如在座的吳丹、郭亞玲,還有很多天南地北的讀書愛好者。 1.“越讀越好”讀書團 加入我們“越讀越好”堅持四百多天以來,自己也比之前的計劃多讀了二十幾本書。盡管只是摘抄,卻也讀完了十幾本自己一直想讀卻沒有開始的書。我也逐步把這個打卡的任務調整到早上,因為一日之計在于晨。 2.“同在共行”讀書團 這是我自己從2023年開始組建的讀書團隊,主要由經常互相借書看的同事組成,我們讀了《為真學而教》《給教師的建議》,固定的時間讀同一本書,從剛開始的模仿新網師讀書團模式,到現在開始探索適合自己的方法:逐字逐句讀,每人三個自然段。讀完兩三個小節(jié)后,有針對性討論。我相信,糟糕的堅持好過輕易地放棄。 3.“新教育”讀書團 這是一個特別專業(yè)化的教師讀書團,有不同地區(qū)的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帶領著大家讀。讀的書目也是經典教育書籍,也分了不同科目,專業(yè)性比較強。布置思考問題、專家導讀、書友交流等,更重要的是鼓勵堅持每日打卡1000字以上。 最后,我想說,書友們,我們還是一名教師,不但自己堅持讀書,而且還要盡最大努力引導更多學生堅持讀書。謝謝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