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貢說:《詩經(jīng)》上說:“要像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一樣,先開料,再粗銼,細刻,然后磨光”,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孔子說:“子貢呀,你能從我說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舉一反三,可以跟我談論《詩經(jīng)》了?!?br>
昨天是“世界讀書日”,也是個陽光明媚、春風和煦的好天氣。 按照既定的行程安排,上午先要到恒大綠洲北門口參加“共讀論語”活動,目測了下現(xiàn)場人數(shù),300人是只多不少的,主要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和小區(qū)業(yè)主。認識的不算多,除了拿話筒的王老師,還有淮興隆會長、劉鵬會長、丁一老師、薛老師、補老師和憲博,這些人已不能用愛讀書來形容了,都是帶著大家讀書的人。 因為擔心自己現(xiàn)場的書不夠,就把自己的書給背上了。到了現(xiàn)場才發(fā)現(xiàn),人家是打印了幾百份稿子的,足夠人手一份的,頓時覺得自己有些可笑了。
時間不長,也就一個小時左右,除了前面的各個流程,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300張嘴共讀《論語.學而篇》了,不算很整齊,但都很大聲,特別是小朋友們,達到了預期效果。 我又調(diào)了個小皮,看到下面還有個宣傳“垃圾分類”的環(huán)節(jié),就跟薛老師悄咪咪地溜了,到他的新工作室認了個門。
下午,是到東湖灣雅集空間參加社會文化課程的時間,本期由瑞雪玉坊的雪兒老師分享翡翠的相關知識和選購時的辨別方法,馮老師讓書友們把佩戴的、收藏的玉石翡翠帶過去,讓老師鑒定一下品質(zhì)。 我的身上啥飾品兒都沒有,家里倒是掛了一些珠子串子什么的,但那都是如購包假的地攤貨,還是別帶了。這么一來,我到現(xiàn)場的主要目的就簡單了,聽記一些相關知識,我不太恰當?shù)胤Q之為“讀玉”。
既然是翡翠玉石專場,到場的自然是女士為主了,都帶了不少的“貨”,馮老師還把她珍藏多年的寶貝都拿了出來,在桌上一一擺開。 雪兒是第一次給人分享,明顯有些緊張,但在馮老師的引導和提醒下,還是很順暢地講完了整場,我也首次了解到:玉、玉石、翡、翠、環(huán)、瑗、玦和璧,都是有區(qū)別的,其文化博大精深,其市場神鬼莫測,其價格天壤之別…… 還有“無棉不翡”“無綹不遮花”“色差一等價差十倍”等行話,更是讓我驚掉了下巴。 幸好自己只是彧石一塊,這輩子都成不了玉,即便遇到真貨,也是與之擦肩而過的。
接下來的實操環(huán)節(jié),就更沒我什么事兒了。 女士們或多或少的,都帶著一些物件兒呢,這會兒全都拿了出來,讓雪兒老師辨別一下質(zhì)地、驗證一下真假、說明一下用法…… 紅冰姐更是提來一大袋子,里面全是網(wǎng)購回來的玉石翡翠,經(jīng)雪兒老師一一辨認,有幾件還可以,有幾件卻是很差,紅冰姐搖頭嘆息:再也不在網(wǎng)上買了,以后買玉還是直接找雪兒老師了。
時至傍晚,大家才漸漸散去。 我這先讀《語》、后讀“玉”的一天,就這么愉快地結(jié)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