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 圖文來自網(wǎng)絡,藥方及方法請科學甄別,不可盲目模仿。圖文僅做對傳統(tǒng)文化的宣傳。 《咽喉秘集》,喉科專著,一卷。撰著者名佚。首列總論、咽喉分經(jīng)、咽喉治法要論等;作者強調(diào)喉科病證要以陰陽立論,辨其虛實,定其治療、預后。次述脈式、針穴。再列咽喉諸病治療。 現(xiàn)存清道光十三年(1833)抄本(題署《養(yǎng)心小圃喉科》)、清同治元年(1862)海山仙館刻本、清光緒九年(1883)合肥味古齋刻本、清善成堂刻本等二十余種,1990年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出版鉛印本。 全書分總論、證治、列方三部分。總論部分首敘喉癥辨證須辨病因、辨六脈、辨分經(jīng),次論咽喉治法要說十五則,繼列喉癥四絕癥、十六絕形,最后為脈式及針穴。證治部分先列吳氏咽喉二十四大癥歌訣,論及咽喉口牙諸疾,今存二十二癥;次列張氏七十二癥治圖說,分門別類,有咽喉門十一癥、乳蛾門七癥、喉痹門七癥、喉風門十二癥、喉癰門十一癥、舌門十三癥、小舌門五癥、雜門六癥。列方部分包括湯藥十三種、丹藥三十種。本書條理清楚,敘述詳備,用藥精煉。首創(chuàng)“六味湯”,凡喉科七十二癥,均可服用,“不論紅白,初起口飲一服,后再加減”,此方為后世不少醫(yī)家沿用;再如玉鎖匙、通關(guān)散、回雪方等方藥亦廣為流傳。尤其七十二癥分類,切合臨床,對后世影響較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