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東關老鵝湯登上中央電視臺《歡樂大猜想》欄目,不過東關老鵝湯換成了含山老鵝湯,本公號在《東關老鵝湯、運漕香菜雙雙亮相央視》一文中進行了報道。

雖然主持人口口聲聲都是含山老鵝湯,可采訪的兩位食客脫口而出的還是東關老鵝湯。
有東關網友發(fā)來消息說:東關就真的那么不堪嗎?明明一開始就是東關老鵝湯,大水泥廠一倒東關鎮(zhèn)一撤,東關的好東西都在去東關化,難道將東關骨科搬到含山就不是東關的了?將東關老鵝湯叫做含山老鵝湯就不是東關的了?你可以改名,但讓老百姓“改口”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看看食客脫口而出的是什么?看看來看骨傷的患者是怎么問的:這是正宗的東關骨科嗎?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格局這個詞開始流行了。一個刻在百姓心中的地名“東關”,一個以東關冠名的美食,當然還有其他好多東西,比如東關大麻餅、東關方片糕、東關臭干子······甚至一直存在的東關碼頭也變成濡須港了。難道是心心念著東關的東關老鄉(xiāng)格局太小了,還是······?流經巢湖無為含山的濡須水,三地都在打濡須水這張牌,一開始聽說濡須港還真不知道是在東關。但如果說東關碼頭(東關港)就沒人不知道的,因為這是大禹治水的東關、這是彭祖修煉的東關、這是三國古戰(zhàn)場的東關······如果《歡樂大猜想》的主持人再來一句 “這道美食是來自草船借箭發(fā)生地的東關老鵝湯”,這一定會比“含山老鵝湯”這幾個字讓全國觀眾想的更多、記得更牢!該是給東關正名的時候了,該是重新啟用 “東關鎮(zhèn)” 這個名稱的時候了!其實很多官方媒體在說到東關古戰(zhàn)場時,一直還是沿用東關鎮(zhèn)這個地名的。當然這里并不是說要恢復東關鎮(zhèn)原有的區(qū)劃,而是應將現在的“林頭鎮(zhèn)”重新命名為“東關鎮(zhèn)”。因為相信所有的人在介紹自己家鄉(xiāng)名稱來源時,都一定會選擇有歷史價值、有文化內涵的地名,而不是恐怖和血淋淋的畫面。我來自林頭鎮(zhèn),在古代有一位姚姓將軍在巢南戰(zhàn)敗后逃到此地,因一怒之下把自己的頭割下拎在手中,之后尸體屹立不倒。人們將此地稱為“拎頭”,后來諧音變?yōu)椤傲诸^”,因此地名由此而來。(聽者嘀咕:這么恐怖,敗軍之將還這么沖動,沒頭腦說的就是你們這里的人吧!)我來自東關鎮(zhèn),東漢建安十七年,當時孫權在濡須山上筑城立關,稱為東關,對面七寶山謂之西關。兩山對峙,中有石梁,大禹在此鑿石通水;彭祖在東關的白石洞修煉;草船借箭就發(fā)生在這里;曹操點將臺遺址還在,東關這里歷代均為兵家必爭之地,不愧為 “當金陵之藩蔽,江淮水陸之要沖?!?/span>各位老鄉(xiāng),當你向別人介紹家鄉(xiāng)時,你更愿意選擇上面那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