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約過失責任、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是民法中三大民事責任,這三大民事責任對比情況詳見下表。 項目 | 締約過失責任 | 違約責任 | 侵權責任 | 法律依據(jù) | 《民法典》 第500及501條 | 《民法典》 第577條 | 《民法典》 第1165及1166條 | 性質 | 債權請求權 | 債權請求權 | 債權請求權 | 有無合同 | 有 | 有 | 無 | 時間 | 合同生效前 | 合同生效后 | 無 | 歸責原則 | 過錯責任 | 原則:無過錯責任 例外:過錯責任 | 原則:過錯責任 例外:無過錯責任 | 責任限制 | 與有過失/ 過失相抵 | 與有過失/ 過失相抵 | 與有過失/ 過失相抵 | 免責事由 | 不可抗力 | 不可抗力 | 不可抗力 | 構成要件 | 締約過程中發(fā)生的行為,無合同。 | 先有合同, 后有違約行為。 | 侵害行為、損害后果、因果關系、主觀過錯。 | 賠償范圍 | 信賴利益的損失:包括訂約費用的損失和訂約機會的損失。 | 履行利益的損失:合同履行后債權人所獲的純利潤等。 | 固有利益的損失: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 |
從上面表格對比分析可知,三大民事責任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 1.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發(fā)生的時間不同,一個在合同生效前,一個是合同生效后。 2.侵權責任是法定責任,沒有合同關系。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都是基于合同關系發(fā)生的民事責任。 3.締約過失責任是有過失才承擔責任,違約責任原則上是無過錯也要擔責,例外才是有過錯才擔責,侵權責任原則上是有過錯才擔責,例外是無過錯也要擔責。 4.三大民事責任性質都是債權請求權,不可抗力都可免責,責任限制都是在過失范圍內(nèi)或者可以過失相抵,都需要賠償對方相應的損失。 下面,看看民法典中對三大民事責任是怎么規(guī)定的: 民法典第500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三)有其他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 民法典第501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yè)秘密或者其他應當保密的信息,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shù)厥褂?;泄露、不正當?shù)厥褂迷撋虡I(yè)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民法典第577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民法典第1165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guī)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民法典第1166條: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的,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guī)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guī)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