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被物質(zhì)標(biāo)簽裹挾的時代,“富養(yǎng)自己”常被誤解為追逐奢侈品、打卡網(wǎng)紅地的狂歡。 但真正的富養(yǎng),從不是外在的堆砌,而是讓心靈在喧囂中尋得一方清寧。當(dāng)我們靜下心來,用一杯茶的時光與自己對話,便會發(fā)現(xiàn):原來最好的富養(yǎng),藏在茶香氤氳的日常里。 一、泡茶,是給生活按下的“慢放鍵” 清晨的陽光斜斜漫過窗臺時,我總愛取一只素白瓷杯,投少許新采的綠茶。 沸水沖下的瞬間,蜷縮的葉片如芭蕾舞者舒展腰肢,青嫩的芽尖在水中浮沉,漸漸洇開一抹透亮的碧色。這時俯身輕嗅,鮮爽的草木香混著晨露的清潤鉆進(jìn)鼻腔,仿佛把整個春天都收進(jìn)了杯子里。 現(xiàn)代人習(xí)慣了用咖啡提神,卻忘了茶的妙處在于“慢”。燒水時聽壺中氣泡“咕嘟咕嘟”升騰,燙杯時感受瓷壁傳來的溫?zé)?,注水時看水流劃出優(yōu)美的弧線——這些看似繁瑣的步驟,實則是給緊繃的神經(jīng)松綁的過程。 當(dāng)指尖握住溫?zé)岬牟璞?,舌尖觸到第一口茶湯時,所有的匆忙都在這一刻悄然退散。原來富養(yǎng)自己,不過是學(xué)會在快節(jié)奏里偷一段“慢時光”,讓生活的褶皺在茶香中慢慢舒展。 ![]() 二、品茶,是與自己的一場溫柔對話 午后的陽光有些慵懶,最適合泡一盞紅茶。湯色如琥珀般透亮,入口是醇厚的蜜香,尾韻帶著一絲焦糖的暖意,像老友的擁抱般妥帖。 這時若捧一本書閑坐,或是 simply 發(fā)一會兒呆,茶湯在唇齒間流轉(zhuǎn)的滋味,便成了與自己對話的媒介。 我們常說“茶如人生”,其實茶更像一面鏡子:心情煩躁時,茶湯或許會顯得苦澀;心平氣和時,回甘便來得格外悠長。曾有一次加班到深夜,泡了壺老白茶壓驚。 茶碗里的葉片舒展如倦鳥歸巢,湯水溫潤如月光,喝著喝著,竟忽然想起兒時外婆在廚房煮茶的模樣。 那些被壓力沖淡的記憶,在茶香中漸漸清晰——原來喝茶,是讓我們在紛繁世界里,重新聽見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當(dāng)我們學(xué)會在茶湯里打撈生活的碎片,便是學(xué)會了與自己和解。 三、愛茶,是把日子釀成詩的智慧 有人說,茶是“最便宜的奢侈品”。 它無需昂貴的茶具襯托,哪怕用粗陶碗、玻璃杯,甚至旅行時的礦泉水瓶,只要茶葉夠鮮活,便能泡出好滋味。就像真正的富養(yǎng),從不在物質(zhì)的貴賤,而在是否懂得用心對待生活。 我曾在民宿見過一位泡茶的阿姨,她用普通的玻璃壺煮老普洱,茶湯紅濃如酒,倒入粗瓷杯中卻格外溫潤。她笑著說:“喝茶嘛,就是圖個自在,講究太多反而累人?!?/span> 這句話讓我忽然明白:喝茶的最高境界,是把日子過成“茶”——濃時不驕,淡時不躁,在一斟一酌間,修煉出隨遇而安的從容。 如今的我,出差時會在行李箱里塞一小包茶葉,住酒店時用燒水壺煮茶,看蒸汽在玻璃窗上畫滿水珠;周末邀朋友來家里,不用精致茶點,幾碟家常餅干配著熱茶,便能聊上一下午。 茶讓我們懂得,富養(yǎng)自己從來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把平凡的日子釀成詩的能力。 ![]() 四、茶香里,藏著最本真的富足 作家林清玄說:“茶不過兩種姿態(tài):浮、沉;喝茶人不過兩種姿勢:拿起、放下?!鄙钜詾槿?。 當(dāng)我們在茶席前坐定,便學(xué)會了放下執(zhí)念:接受茶湯的濃淡,接納茶葉的舒展與蜷縮,就像接納生活的順?biāo)炫c波折。 喝茶久了,會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貪心”——貪看茶葉在水中起舞的模樣,貪聞熱湯初開時的鮮香,貪享茶湯入喉時那一瞬間的妥帖。 但這種“貪心”,卻是最純粹的富足:原來幸??梢院芎唵?,不過是春天的第一口新茶,是冬夜里的一爐老茶,是與自己獨處時的一杯暖湯。 現(xiàn)代人總在尋找“富養(yǎng)”的捷徑,卻忘了真正的富養(yǎng),是還給自己一段不被定義的時光。 當(dāng)我們學(xué)會在茶香中慢下來,在茶湯里看見自己,在茶味中嘗遍生活的百般滋味,便已擁有了抵御歲月侵蝕的力量。 從今天起,不妨為自己備一方小茶席,不必奢華,只需干凈;不必頻繁,只需用心。 在某個尋常的清晨或黃昏,煮水、投茶、品茗,讓茶香浸透時光的褶皺。你會發(fā)現(xiàn),所謂富養(yǎng)自己,不過是在這一杯茶的光陰里,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模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