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外貿(mào),一雙出廠價50元人民幣的鞋子,為什么到了美國的商場貨架變成了30美金?夸張的時候50美金!翻了那么多倍!我給大家簡單捋一下。順便了解為什么會有退稅。 按照一個整柜(約5000雙鞋)來算,首先50元人民幣是開票價,工廠要繳納13%的增值稅(實際不用繳那么多,可以用原材料和電費發(fā)票抵扣很大一部分),出口企業(yè)從工廠采購過來賣給老外,或者工廠自行出口賣給老外。 在國內(nèi)的費用,包括集裝箱拖車,港口、報關各種文件雜費,加起來大約2000-3000塊錢。通常我們通過FOB的貿(mào)易方式,我們只負責內(nèi)陸的費用,上船以后費用由美國客戶支付。美國客戶需要支付1500美金-4500美金的海運費(美國國土大,東西南海岸運費差異非常大),商品處理清關換單卸貨雜費大約1000美金。另外可選的還有貨值千分之幾的保險費。 如果走CIF的貿(mào)易模式,這部分費用也由我們出。如果FOB模式就是老外承擔。不論如何,總的費用平攤下來,按照上限來算,大約是3000(國內(nèi)費用)+(3800+1000)x7.2匯率=37560。平攤到每雙鞋就是7.5元人民幣。50+7.5=57.5元。 這樣一雙鞋子總的成本換算成美金大約8元,好像也還可以嘛。為什么要翻幾倍賣呢!這時候大頭來了,關稅。貿(mào)易戰(zhàn)之前,中國鞋子出口到美國稅率大約11%-37.5%,我們按上限,關稅約為3美金。這樣總成本變成了11美金。貿(mào)易戰(zhàn)之后,我另外文章寫。 那為什么到了商場要變成30美金?我以前經(jīng)常去美國商場找產(chǎn)品,梅西百貨經(jīng)常能看到我廠做的鞋,差不多出廠價至少要翻7-8倍。奧特萊斯也差不多3-4倍呢? 一方面是商場抽成大約15-20%,還有上架的一些費用,綜合下來要30%。這樣一來就是15美金了,這樣下來賣30美金,他們還有50%的毛利呢!這個就是一個最基礎的,大眾平民品牌的毛利。 那么美國客戶真那么賺錢嗎?其實也沒那么多啦!首先開發(fā)費用都要攤進去,美國的設計師都是工資幾十萬美金的。還有推廣費用,毛利50%的話,15%以上的推廣預算還是要的。我以前經(jīng)常被老外催貨,是因為到了季節(jié),他們花錢推廣了,包括各種電視或網(wǎng)絡媒體,達人推廣啥的,如果貨晚到了,他們推廣錢就白燒了。晚到一天要我賠1%這樣子,有時候不惜代價空運也是這個道理。 開發(fā)費用大約10%,推廣15%,剩下的支付人工、房租、雜費、稅,最后凈利潤差不多也是10%上下浮動。 傳統(tǒng)外貿(mào)講到這里,不知道我這樣寫法,大家是否理解。不論表面多么夸張,商業(yè)終究是有一個平衡的。然而跨境電商的崛起,特別是temu、速賣通、shein等中國便宜跨境電商的崛起,把這個傳統(tǒng)價格體系的平衡打破了。那么跨境電商的價格構(gòu)成和利潤是怎么分配的呢,你們想聽嗎,想聽的話我等下寫。 至于國內(nèi)為什么要退稅,首先這部分增值稅稅是工廠交的,退給出口的外貿(mào)公司,這是國家行為,宏觀調(diào)控的手段,增強出口產(chǎn)品競爭力,扶持某些行業(yè)。避免雙重征稅增加成本,其實很多國家都有退稅政策。很多人喊著要取消,其實我們小老百姓沒法考慮這種復雜問題的,要我說我也說不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