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景逸 畫作/傅繼英 勇氣,猶如內(nèi)心中的一簇熾熱火焰,它賦予我們沖破束縛的膽量和決心。自遠古至今,無數(shù)仁人志士正是依托于這股勇氣,在歷史的長河中繪出了濃重而輝煌的一筆。項羽,那位曾高歌“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勇戰(zhàn)士,在巨鹿之戰(zhàn)中,毅然下達了破釜沉舟的命令,僅攜帶三日的口糧。這一舉動彰顯了他的果敢與堅決,使士兵們意識到已無退路可尋,唯有勇往直前、奮力殺敵,方能求得生存的希望。由此,士兵們振奮精神,以一敵十,展現(xiàn)出無與倫比的勇猛,最終大破秦軍。項羽的勇氣,源自于他對勝利的強烈渴望和對命運不屈不撓的抗爭。正是這種非凡的勇氣,助力他沖破層層枷鎖,成就了一番霸業(yè),成為后世傳頌的霸王。 然而,僅有勇氣尚顯不足,智謀才是頭腦中的璀璨星辰,照亮我們穿越迷霧的航向。諸葛亮,這位智慧之化身,在劉備身處逆境之際,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策。他洞悉時局,精確分析了天下大勢,為劉備繪制了一幅明確的發(fā)展藍圖。在赤壁之戰(zhàn)中,他巧妙利用自然風力,實施草船借箭之計,憑借卓越的智謀,以少勝多,成功擊敗了曹操的強大軍隊。正是諸葛亮的智謀,使他在錯綜復(fù)雜的局勢中找到了前進的正確方向,規(guī)避了盲目行動可能帶來的風險。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耳邊常響起這樣的警示之言:“有勇無謀,易陷絕境;有謀無勇,難展宏圖?!边@句古訓深刻地闡釋了勇氣與智謀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回望三國時期,呂布以其卓越的武藝和勇猛的形象深入人心,但遺憾的是,在其勇猛的外表下,缺乏深思熟慮的智謀。他輕信他人,最終導致自己身陷囹圄,被曹操所縊殺,其結(jié)局令人感慨萬千。 與此同時,趙括則提供了另一個鮮明的對比。他熟讀兵書,對兵法理論爛熟于心,但在實戰(zhàn)經(jīng)驗上的缺失以及臨戰(zhàn)時的猶豫不決,使他在長平之戰(zhàn)中遭遇了慘敗。四十萬趙軍因此遭遇了坑殺的悲劇,令人痛心疾首。這些生動的歷史案例無不向我們昭示著一個道理:在成就偉業(yè)的過程中,勇氣與智謀是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寶貴品質(zhì)。 在現(xiàn)實生活的廣闊舞臺上,我們既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挑戰(zhàn),也迎來了無數(shù)寶貴的機遇。無論是身處學習的殿堂,還是在職場的大潮中搏擊,我們都需要鼓起勇氣去探索未知的領(lǐng)域,運用智慧去精心規(guī)劃個人的未來。面對逆境與困難,勇氣賦予我們堅定的信念,激勵我們迎難而上,勇往直前;而謀略則使我們能夠保持冷靜的頭腦,條分縷析,探尋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唯有勇敢與智慧并駕齊驅(qū),我們方能在變幻莫測的時代洪流中游刃有余,于布滿荊棘的征途上迎難而上,書寫出一段輝煌的人生篇章。讓我們以傅繼英老師書法中“有勇有謀”的精神為航標,在人生旅途中,揮灑個性,繪制出屬于自己的壯麗篇章。 |
|
來自: 傅繼英藝術(shù)館 > 《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