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官員們卻對著詔書直撓頭——這哪是流放犯人的操作? 伊犁將軍布彥泰接到圣旨時,手里的野豬肉差點掉地上。按大清律例,發(fā)配邊疆的罪臣該戴枷鎖、住窩棚,可朝廷給林則徐的待遇卻透著古怪——準(zhǔn)他帶家仆、乘馬車,甚至還特許沿途官員接待。刑部老吏翻爛了《大清律例》,愣是沒找著'流放罪臣還能保留四品頂戴'的條款。 更蹊蹺的是林則徐的'服刑'日常。別人流放寧古塔得刨冰挖參,他卻天天被布彥泰請去將軍府議事。伊犁文武官員排隊遞帖子求見,不知道的還以為來了位欽差大臣。最離譜的是道光帝一邊在奏折上批'該員系獲咎之人',一邊又默許他掌管屯田糧餉——這哪是懲戒,分明是給新疆送了個實干家。 京城里的清流們很快咂摸出味道。英國公使還在廣州叫囂'嚴(yán)懲林則徐',紫禁城就演了出'揮淚斬馬謖'的戲碼??僧?dāng)林則徐在伊犁領(lǐng)著各族百姓挖出三十萬畝良田時,連陜甘總督都偷偷往西域運農(nóng)具。道光帝看著新疆屯田的捷報,轉(zhuǎn)頭對軍機大臣說:'林卿修的'林公渠',比廣東的炮臺管用。' 西域的寒風(fēng)里藏著更深的算計。沙俄探子發(fā)現(xiàn),這個'戴罪之身'的老頭總往邊境跑,還畫了厚厚一摞邊防地圖。等左宗棠二十年后來收復(fù)新疆,打開林則徐留下的密匣時,里頭赫然標(biāo)注著俄軍可能入侵的每條通道——原來當(dāng)年那道流放圣旨,早給帝國西北埋了顆定盤星。 各位讀者你們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qū)討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