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下文簡稱《苦盡柑來》)完結(jié)半個月了,熱度依然沒降。 這部被認為比肩《請回答1988》的作品在豆瓣上有超過17w人標記,至今維持9.5的高分。 《苦盡柑來》的故事貫穿整整三代女性,她們的人生,也是一場場自由的接力。 第三代女性金明搭乘飛機出國留學(xué)時哭著說:“外婆在海里游,媽媽在地上跑,所以我才能在天上飛?!?/p> 劇中刻畫最多的人物愛純年輕時想做個詩人,但生活的重擔(dān)讓她囿于廚房、菜地和海鮮市場。 家人朋友惦記著她的詩,她也把自己經(jīng)歷的、看見的“平凡生活”寫成詩。在賬簿上寫,在地上撿來的稿紙上寫,寫身邊人,寫自己。 詩歌從生活里長了出來。 我們都為愛純驕傲,為愛純們寫了出來而動容。就像范雨素說的那樣,“寫作就是為了大聲說:我存在!”也像楊本芬說的那樣,“我知道自己寫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終將匯入人類歷史的長河?!?/p> 愛情、親情、眼淚都只是這部劇的其中一面,它能感動如此多的觀眾,觸及的是我們心底對親人、對自己、對所處世界的復(fù)雜感知。 在劇集之外,我們可以經(jīng)由不同的文本,看見更多維度的女性敘事,窺見更廣闊、更多視角的當(dāng)下書寫。 今天的書單從《苦盡柑來》這部劇集延展開去,有同為女性敘事的“韓女文學(xué)”,有與劇集歷史背景重疊的長篇小說,有海洋相關(guān)的人類學(xué)民族志,也有和愛純一樣在生活的各個角落拿起筆的“普通人”們寫下的作品。 希望劇集在我們心里激起的波瀾,可以蕩漾到更遠處。 01 《關(guān)于女兒》 作者:[韓] 金惠珍 譯者:簡郁璇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苦盡柑來遇見你”是一句濟州島方言,直譯成中文是“辛苦了”。這也是劇中的“淚點”之一:出于各種別扭的原因,我們很難對家人說出那句“辛苦了”。 愛純和寬植用盡全力供長女金明出國念書,卻帶給她巨大的愧疚和壓力。愛純希望金明始終像小時候那樣把她的秘密都講給自己,金明卻早已離開了那個只有母女二人的世界。 作為女兒的我們委屈、愧疚,有禮貌地對待陌生人,卻忍不住對親近的家人惡語相向。 《關(guān)于女兒》從孤獨母親的角度,書寫從傳統(tǒng)眼光看起來“不正?!钡呐畠骸D赣H一邊憂慮衰老后的人生,一邊掙扎著想讓女兒過“正常生活”。 “我愛她。但我不理解她。我的女兒為何要選擇如此艱難的人生?”在誤解與撕裂、對話與縫合的反復(fù)嘗試中,母女倆逐漸逼近著彼此。 不理解,不正常,也許沒那么重要。 02 《過一種女性主義的生活》 作者: [英]薩拉·艾哈邁德 譯者: 范語晨 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品方: 拜德雅 劇中最出圈的臺詞之一,是愛純說自己的女兒:“我不要她做收拾桌子的人,而是要她成為可以掀桌子的人?!?/p> 婆家不給愛純吃黃魚,愛純的母親光禮去大鬧;其他人要讓女兒金明學(xué)做海女,愛純?nèi)テ茐牧藘x式。她們都惹得眾人不開心,是影響氣氛的“掃興鬼”。 艾哈邁德在《過一種女性主義的生活》中為四面八方的“女性主義掃興鬼們”提供了一份實用的生存工具包。 她精準描述出了光禮和愛純的這種“挑刺”:“女性主義者意味著挑刺。仿佛只要你不指出這些問題,它們就不存在;仿佛指出這些問題,就是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 當(dāng)我們描述問題,我們就成了問題?!?/p> 正如艾哈邁德所論述的和愛純們所實踐的:女性主義起于一個前提——我們不必遵照別人的安排生活。 03 《百年旅館》 作者: [韓] 林哲佑 譯者: 樸春燮 / 王福棟 出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xué)出版社 《苦盡柑來遇見你》的時間跨度有整整70年,《百年旅館》則貫穿了韓國的百年歷史。 小說用史詩般的筆觸聚焦在三個聚集在“百年旅館”中的人物的身上,用他們各自的故事展現(xiàn)了經(jīng)歷了日本殖民統(tǒng)治、濟州島四三事件、越南戰(zhàn)爭和光州事件的韓國的一百年的血淚史。 劇集用愛純一家人的人生串起了時代的脈絡(luò),對大的歷史節(jié)點不少觀眾有所感知但不甚明了,《百年旅館》可以幫助我們從更多視角了解這段韓國歷史。 04 《尋找母親》 作者: (韓) 申京淑 譯者: 薛舟 / 徐麗紅 出版社: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有一條線貫穿《苦盡柑來遇見你》:媽媽的女兒。光禮憑著母親的直覺救了差點被拐的愛純,愛純憑著母親的直覺救了女兒金明。金明生育時,因想到早育的母親經(jīng)歷的痛苦而大哭。愛純的詩集出版后,她狂奔到海邊,大聲呼喚著海女媽媽。 人在回頭望時,才會重新尋找和發(fā)現(xiàn)母親?!秾ふ夷赣H》講的就是這件事。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母親,有一天卻突然失蹤了,丈夫和子女開始追尋她的痕跡,復(fù)原她的記憶,母親的消失成為不可多得的事件,讓家人獲得了重新走近她的契機。 《尋找母親》中文版在2010年出版,讓人們注意到母親在家庭生活中湮沒了自我,十幾年后的這部《苦盡柑來》則著重呈現(xiàn)了另一面:母親為女兒帶來的底氣和勇氣。 05 《依海之人》 作者: 麗塔·阿斯圖蒂 譯者: 宋祺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出品方: 薄荷實驗 副標題: 馬達加斯加的維佐人,一本橫跨南島與非洲的民族志 濟州島海女們的碎語,道出了最大的殘酷:災(zāi)難過后,大?!扒宄河制届o,好像什么事都沒發(fā)生過”。因為大海,愛純失去了父母和小兒子,可她還要靠海維生。賣海產(chǎn)時,愛純只好背過身去,不忍面朝大海。 海女的生存智慧是“想活命就不能離其他人太遠”。愛純失去雙親后最艱難的日子,便是被海女們扶持著度過的。 劇中的海女們常有類似的表述:一個海女的孩子,就是所有海女的孩子。愛純被做海女的媽媽養(yǎng)大,當(dāng)她窮得揭不開鍋時,海女阿姨們會默默用海產(chǎn)幫助她。愛純帶大了繼父的孩子,把他們當(dāng)作自己的弟弟妹妹。海女們也把愛純當(dāng)作每個海女的孩子照顧。 《依海之人》是一部民族志作品,研究馬達加斯加的維佐人。維佐人以海為生,是一群馬達加斯加西部的漁民。人類學(xué)家阿斯圖蒂來到海島,跟著維佐人住在海邊,出海捕魚,探索 “成為一個人”的方式。 這本書被視作研究族群與身份認同的經(jīng)典,讓我們理解“人之所以為人”處在持續(xù)形塑的過程之中,不必被定義所固著。借著人類學(xué)家的文字,我們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方“依海之人”的生活和思想。 06 《靜寂工人》 作者: 魏明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紀文景 副標題: 碼頭日與夜 如果覺得馬達加斯加離得太遠,臺灣人類學(xué)家魏明毅研究基隆碼頭工人的民族志《靜寂工人》或許更容易讓我們有共鳴。 隨著基隆港的衰落,碼頭工人一步步淪為全球化“棄民”。伴隨生存困境而來的,還有“男子氣概”的失落,社會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以及情感紐帶的斷裂。 被時代拋棄的碼頭裝卸工人、入不敷出的大貨車司機、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茶店仔阿姨、失語返家的父親……這些人就像劇中極能忍痛的寬植、早年風(fēng)光晚年落魄的船長夫商吉,我們都不認識,又都似曾相識。 人類學(xué)者在傾聽和講述這些人的故事之外,也不斷叩問這靜寂背后深層次、結(jié)構(gòu)性的原因。 07 《你的夏天還好嗎》 作者: [韓] 金愛爛 譯者: 薛舟 出版社: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愛純的女兒金明到首爾讀書后,為了省錢租了一個隔間住,房間沒有隔音可言,也沒有基本的安全保障,有次煤氣中毒暈在了房間。 韓國作家金愛爛有著和金明相似的背景,從韓國農(nóng)村來到首爾生活,她常常寫、也擅長寫“城市中貧窮的人”,她說:“以前的作家關(guān)心的是天空,我可能關(guān)心的是這個國家的天花板,寫溫暖的便利店,寫逼仄的堂屋和考試院?!?/p> 《你的夏天還好嗎》是她在中國最廣為人知的小說集,她精準捕捉、描摹出了像金明這樣的年輕女性的心理狀態(tài),她們面臨困境,赤裸裸地暴露在現(xiàn)實之中,又試圖尋找渺茫的希望。 08 《秋園》 作者: 楊本芬 出版社: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樂府文化 “我寫了一位普通中國女性一生的故事,寫了我們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掙扎求生,寫了中南腹地那些鄉(xiāng)間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寫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終將匯入人類歷史的長河?!?/p> 母親去世后,楊本芬開始一遍又一遍地寫母親。80歲時,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秋園》,把母親秋園的一生原原本本講了出來。 《苦盡柑來》中的愛純在賬簿上、在草紙上寫作,楊本芬常常在廚房的灶臺旁,搬兩個凳子來寫作。 之后幾年,她的《浮木》、《我本芬芳》、《豆子芝麻茶》陸續(xù)出版,這些“平凡如草芥”的普通人的故事勾勒出中國普通家庭百年中的起起伏伏,帶給無數(shù)人共鳴和勇氣。 09 《勞動者的星辰》 作者: 范雨素 / 郭福來 / 李若 / 施洪麗 / 徐克鐸 / 苑偉 / 王成秀 / 李文麗 / 萬華山 / 張慧瑜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紀文景 副標題: 北京皮村文學(xué)小組作品集 劇集里有個讓人感動的回旋:晚年的愛純在養(yǎng)老院教老年人寫作,老人們都叫她“吳老師”,那個曾經(jīng)的文學(xué)青年,在操勞了幾十年后,真的成了“詩人吳愛純”。她教給老人,每個人的故事和想法都值得被寫下。 這樣的場景讓人不由想到皮村文學(xué)小組。北京皮村生活著許多務(wù)工人員,其中有不少愛好文學(xué)的工友。他們多住在皮村或附近,在城里工作,業(yè)余從事寫作。他們寫在工棚里逗流浪狗、抓老鼠的故事,寫在各個城市務(wù)工討生活的酸甜苦辣,寫自己的生活和感悟。九位皮村工友的作品集成了這本《勞動者的星辰》。 10 《明亮的夜晚》 作者:[韓] 崔恩榮 譯者: 葉蕾 出版社: 臺海出版社 出品方: 磨鐵·大魚讀品 金明產(chǎn)下女兒后,愛純和寬植匆匆趕到產(chǎn)房,沒有先看剛出生的外孫女,滿眼都是對自己女兒的心疼和關(guān)愛。愛純照顧寶寶時對她說:“雖然你是我的外孫女,如果你讓我的女兒太辛苦,我也會不開心哦?!?/p> 《明亮的夜晚》里,大多數(shù)對話都發(fā)生在外婆和外孫女之間,母女間總是劍拔弩張,隔代似乎更容易親密,外婆對往事的追憶串起了四代女性的故事。 《明亮的夜晚》和《苦盡柑來遇見你》被中國網(wǎng)友們打上了同一個標簽:女性版《活著》。兩部作品有著相似的敘事視角、相似的母題,講幾代女性的抗爭和淚水,也講女性的歡樂和友誼。 女性的代際托舉令人振奮,終于被看見、被書寫的女性經(jīng)驗同樣珍貴。小紅書有很多人發(fā)帖說:我就是那個“在天上飛”的金明;光禮、愛純的故事,就是我奶奶、我外婆和我媽媽的故事。 我們都可以遞出筆、拿起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