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不寫東西,就會覺得少點什么,正是因為這個習慣,3年寫了2本書,上千篇稿子。每天會用30分鐘時間閱讀,好的輸入,會讓輸出更有質量。 在我寫的書籍《新媒體文案寫作從小白到高手》中,提到過: 寫作者就像一個小商販,他們先進貨(輸入),整理貨架(思考),然后再賣貨(輸出) 。 寫作能力的三個核心要素是:輸入、思考、輸出。其中,輸入是前提,思考是本質,輸出是結果,三者缺一不可。 所以,我一定會有輸入這個動作。 微信對話框直接輸出+手機自帶便簽,這兩個非常方便,打開手機就能隨時寫。還有一個飛書,方便我寫大段內容,每次寫一本新書的時候,會用飛書。其實我很多2000、3000字的文章,都是手機直接寫的。培養(yǎng)這個習慣,是為了方便。可以隨時背個包出門,旅行時也能寫、坐在海邊吹風時也能寫,出門找個公園坐下來也能寫......我的電腦也很輕便,就是一個平板電腦。需要電腦處理的時候,就會打開。背出去也比較方便。每天晚上刷選題10-30篇文章,讓自己有思路、有靈感。然后挑選3-5篇選題,準備第二天寫。我不方便、沒時間輸出、有特殊情況、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不至于抓瞎,也不會輕易斷更。看書、看文章、刷視頻的時候,看到好內容,就隨時放進自己的素材庫,這也寫文章的時候,就會快很多。寫作的時候,屏蔽消息,讓自己不要有太多干擾。不然很容易被打斷。這兩年給自己定了目標:至少每年寫一本書。每次收到稿費或者版稅,就存起來,這部分作為自己的糧倉,讓我感受到很踏實。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越來越明白,成年人要做好應對意外的準備。在我看來,沒有一個作家是天才,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在寫作的初期就悟到創(chuàng)作的真諦。 寫作的真諦就是,一部接一部地寫,在不同的作品中漸漸發(fā)現(xiàn)應該怎么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