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如茶,初嘗只覺一味,細品方知百轉(zhuǎn)千回。那茶湯里浮沉的,何嘗不是我們自己的倒影?得之時的歡愉,失之時的苦澀,都不過是同一片茶葉在不同水溫下的舒展罷了。 我曾見過江南的制茶人,將新采的嫩芽投入滾燙的鐵鍋。青葉在高溫中蜷曲、呻吟,卻也因此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芳香。這多像我們的人生——那些看似煎熬的歷程,往往正是醞釀芬芳的必要過程。得失之間,原本就存在著某種微妙的轉(zhuǎn)化。蘇軾被貶黃州時寫就千古絕唱,陶淵明歸隱田園后始見真趣。得失之味,原不是表面所見的那般分明。 生活總在平淡處見真章。清晨街角冒著熱氣的豆?jié){鋪子,黃昏時分陽臺上飄動的衣衫,深夜書桌上那盞不眠的臺燈——這些尋常景象里,藏著最真實的人生況味。我們卻常常只顧仰望高處的風景,而忘了腳下這片土地的溫度。就像一味追求名貴茶葉的人,反而錯過了粗茶淡飯中的真味。 起伏本是生命的常態(tài)。見過錢塘江潮的人都知道,潮水有漲自有落,但這并不妨礙它每一次奔涌時的壯美。人生路上的坎坷,與其說是阻礙,不如說是讓我們腳步更加堅實的墊腳石。那些曾經(jīng)讓我們痛不欲生的失去,多年后回望,或許正是生命給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在這個追逐速度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學會品味慢的哲學。像古人煮茶一般,守著紅泥小火爐,看水由冷漸溫,由溫轉(zhuǎn)沸。得時不狂喜,失時不驟悲,讓所有滋味都在時間里慢慢沉淀。畢竟,生命的真諦不在于嘗盡多少種味道,而在于能否在每一種味道里,都嘗出屬于自己的那份從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