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塊展板上講述了一個故事??墒前婷媾虐娌缓线m。內容如下:
相傳清朝康熙年間某年正月十六日,廣漢一對母女進城游春,當其在文廟外津池前12株古柏樹下小憩時,不料幾個無賴見姑娘生得俊俏,欲上前調戲,母女倆遂起身避走,無賴卻緊跟不舍。母女倆走到衙門口時,母親急中生智,對衙門的差人說:“麻煩您給老爺稟報一聲,他的干女兒來看他了?!辈钊诉M去照稟,州官又驚又疑:“我是外地人,漢州哪有干女兒啊?”轉念又想:一般平民百姓,怎敢到衙門來冒認官親呢?必定事出有因。于是他出內廳來到門口一看,只見母女二人面帶驚慌,旁有幾個無賴漢嬉皮笑臉。州官心里頓時便明白了八九分,遂嚴厲斥責幾個無賴。無賴嚇得額頭冒汗,落荒而逃。
事后,這位姑娘的母親向州官說明原委,州官見那母親機智,女兒也聰明伶俐,就將錯就錯,把那女兒認為干女兒。
后來,人們?yōu)榱耸棺优】党砷L,就在每年春社日(立春后第五個戌日)和正月十六日“游百病”時,為子女找一個干爹,稱作“保?!被颉氨敗?。這一由“拉保?!钡拿耖g傳統(tǒng)習俗演變而成的保保節(jié),歷時三百載,沿襲至今,長盛不衰。

這塊展板上介紹了具體操作流程。
活動時間特征
每年活動一次,每次一天,固定在農歷正月16日。
活動地點特征
保保節(jié)拉保保地點集中于廣漢房湖公園“十二相”處,廣漢金雁公園十二生肖雕像處及廣漢三星堆祭祀臺處。
活動參與性特征
活動參與性極強,在為子女拉保保的同時也給自己拉了個“親家”,為自己的親朋好友多增一份親情與友情,可謂一人參與而使更多人結緣。
活動機遇性特征
現身拉保保場所,就有可能被“拉”為某人的保保,由“路人”而變?yōu)椤坝H人”,而欲想拉得合心意、合條件的人,并不一定能如愿拉到,其中充滿變數,富有機趣。
活動用品
其一,兒童戴的豬耳帽(以手工制作者為佳);其二,精工制作的小丑尖頂帽(近年比較流行)或者皮帽等。
活動方式
在拉保保場所,一旦看中某人,便請一個小伙子先將小孩的帽子扣戴在其頭上,另一小伙則將孩子送塞其懷,其他人相擁而上,在圍觀者的喝彩聲中,將被拉者涌出人群,于僻靜處表明心意。若被拉者同意,則孩子當面拜保保,雙方互道姓名和住址,保保即興為寶寶取名。孩子父母則要邀干親家共餐慶祝,就此結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