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多面性,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可有多少人真的能接受這種多面性? 一個眾人稱頌的好人會因為極小的錯誤被人詬病,反倒常見。 《六個說謊的大學生》用整一個故事來說明這一個簡單到淺顯的道理。 ![]() 這是一個跨度九年的故事,或者說是兩個時間段的故事。 而這兩個故事的主角“我”是不同的人。第一部分故事的“我”在九年后病故,第二部分故事的“我”在收到亡故者留下的文件后,開始找尋當年的真相。 在這一部小說中,有視角轉(zhuǎn)換,有敘述詭計。情節(jié)的反轉(zhuǎn)圍繞著一個核心:究竟應該如何辨識一個人呢?是相信自己相處的感覺,還是相信突然揭示的隱秘?人究竟是怎樣的? 兩個故事 第一部分故事發(fā)生在大學生們畢業(yè)求職季,六個大學生通過幾輪面試,最終進入熱門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終面。這一次最終面試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展現(xiàn)各自的實力,磨合出一個最好的團隊。依照預期,不出意外,每個人都會入職。 他們在一個月的時間內(nèi)經(jīng)過多次討論,為最后的考核努力,彼此更了解各自的優(yōu)勢和劣勢。 ![]() 然而不知什么原因,在臨近終面的那天,他們收到通知由于之前地震關系,當年入職人數(shù)只有一人,這就意味著小組討論的形式被廢除,錄取人員不是六人而是一人。 瞬間曾經(jīng)的同伴就成了敵人。 在終面的當天,人事部要求六人討論出誰應該被錄取。六人決定最終采納投票形式,以每半小時為一次討論,每次討論后重新投票,最終以累計票數(shù)得出最高票者,那就是被錄取的人員。 原本的投票環(huán)節(jié)因為不知何人放置的匿名告發(fā)信發(fā)生了扭曲。有人為了自己的票數(shù),不惜拆開信封,以此扭轉(zhuǎn)票數(shù)的局面,有人則因為自己丑聞被拆穿而不爽,決定拆穿別人的面具。 投票環(huán)節(jié)展現(xiàn)出每個人自私的一面,不能苛責,但同樣無法釋懷。親眼見證親密伙伴撕開彼此的面具,看到更丑惡的一面,驚心又恐懼。 這一場投票環(huán)節(jié)最終以“我”承認自己為幕后黑手結(jié)束,唯一沒有被打開匿名信的人成為最后勝利者。 第二個故事中的“我”是那次小組討論后最終入職公司的人,某種意義上,“我”是內(nèi)場小組討論的幸存者——只有我的秘密沒有被公布。 幕后黑手拿著“我”的秘密離開了小組討論,“我”看似對這場莫名其妙的終面毫無感覺,實際上“我”對人有著極其強烈的不信任感。 那場小組討論摧毀了“我”對人的看法,當一個人如此親近,看到另一面暴露時,又怎么判斷這人原先的“優(yōu)點”呢? 比如一個具有優(yōu)秀領導品質(zhì)的人,背地里居然是個渣男。一個眼界豐富頗具魅力的女性,居然是陪酒公主。 一個勤勤懇懇的書呆子會為詐騙公司工作。一個活力十足、正義感十足的人會霸凌同學,導致同學死亡。 而與“我”關系近到可能互有情愫的男生居然是幕后黑手,“我”不再相信表面的信息,對人始終心存疑慮。 故事基底 這個故事的敘詭都在細節(jié)上,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居然在后期成了重要的線索。比如一個無關緊要的明星會成為某人的隱秘。比如那封給幕后黑手、“我”的信件標題有著玄機。 不過,令人意猶未盡的是故事的三重反轉(zhuǎn)。 幕后黑手的動機很簡單:一家企業(yè)的招聘到底能不能招到真正的人才? 正因為對企業(yè)招聘產(chǎn)生疑問,企業(yè)虛假的夸大自己,攬收學生,學生為了求職包裝自己,不斷虛構(gòu)自己的履歷,這樣的人才真的是人才嗎? 于是產(chǎn)生了用匿名信揭露各自丑聞來嘲諷招聘的各方。 但幕后黑手的憤世嫉俗背后,又有自厭的成分:沒有人道德圣人,所有人都在假裝完美,撕掉虛偽,才會看到真正的丑惡。 第一個故事的“我”在當時就已經(jīng)知道真正的嫌疑人是誰,但如果揭露,就會導致六人全部無法錄用,為了避免這樣的結(jié)果,為了保護喜歡的人,選擇承擔“罪名”。 半年后,“我”重新回想這件事,被背叛的感覺如鯁在喉,更有一個聲音說不應該以一封丑聞信就否定一個人。于是重新找到一些相關人進行訪談,得出了于丑聞信截然相反的結(jié)論。 第二個故事的“我”由于成為最終得益者,被懷疑是另一個幕后黑手?;谶@個原因,“我”開始探究到底當年是怎么回事。 得到了當年收集的訪談內(nèi)容后,“我”終于明白人有多面性,但不應該僅僅憑一個匿名信做出判斷,至少應該去了解更多信息才是。片面之詞不可信,一路相處的情誼怎么可能虛假? 通過匿名信揭示丑惡是一件草率不負責的行為。 那個優(yōu)秀領導品質(zhì)的人,并不是渣男,他前女友不斷解釋分手原因不是他的錯。 眼界豐富頗具魅力的女性,做陪酒公主兼職賺錢,其實根本沒賺多少,她更熱心慈善事業(yè)。 書呆子沒有為詐騙公司工作,僅僅出席一次活動,發(fā)現(xiàn)有異常,就離開了。 正義感十足的人教訓的是霸凌者,而且是用正當?shù)姆绞浇逃?,并沒有采取極端手段,反倒是霸凌者自殺,留下指向意味明顯的自殺信進行污蔑。 不僅在這些事上,“我”得到了一個更清晰的視角,同時回憶起更多相處點滴,每個人善良的一面都更清晰了。 真正的幕后黑手反而忽略了這些,然而第一個故事的“我”始終相信幕后黑手依然有信任他人的能力。幕后黑手的憤怒正是一種善良,只是用了錯誤的方式。 結(jié)語 《六個說謊的大學生》他們的謊言只是面向他人的面具,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呈現(xiàn)的本質(zhì)。熱心、細心、嚴謹、責任、公平、洞察都是他們實際表現(xiàn)出來的模樣。 一個好故事能帶來諸多回味,這本書就是這樣的好故事。 人,該如何信任。丑聞,該如何看待。招聘與人才,并不完全匹配,難道招聘就沒用了? 答案并不唯一,故事里的答案只是其一。 【文/云玖弋】 【聲明:玖弋閣已加入“維權騎士”版權保護計劃】 ....................................... 玖弋閣,一周一書評,更多新書更好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