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具是泡茶、飲茶過程中使用的工具組合,其種類繁多且與文化、地域緊密相關(guān)。好茶具,怡人、怡眼、更怡心! 一、茶具 1. 主泡器 茶壺:紫砂壺(透氣性強(qiáng))、瓷壺(保留茶香)、玻璃壺(觀賞性強(qiáng))。 蓋碗:三件套設(shè)計(jì)(碗、蓋、托),適合沖泡各類茶葉,便于控制出湯速度。 2. 分茶器 公道杯:均勻茶湯濃度,避免浸泡過久,常見玻璃材質(zhì)方便觀察湯色。 3. 品飲器 茶杯:小杯(如工夫茶用的品茗杯)、大杯(直筒玻璃杯適合綠茶)。 茶盞:宋代斗茶盛行,建盞等黑釉器皿可襯托茶沫。 4. 輔助工具 茶濾:過濾細(xì)碎茶渣。 茶針:疏通壺嘴或分解緊壓茶。 茶則/茶荷:量取茶葉并展示干茶形態(tài)。 ![]() 二、不同茶類與茶具的搭配 1.綠茶:玻璃杯、白瓷蓋碗 ,透明器皿觀賞舒展形態(tài),瓷質(zhì)不吸香。 2.烏龍茶:紫砂壺、朱泥小壺 ,聚香性強(qiáng),壺身小避免葉片舒展不足。 3.普洱茶: 陶壺、紫砂壺, 吸附陳味,提升醇厚口感。 4.紅茶 :瓷壺、鎏銀壺 ,白瓷顯湯色紅亮,銀器軟化水質(zhì)。 ![]() 三、茶具材質(zhì)特性對(duì)比 1. 紫砂(中國宜興) 雙氣孔結(jié)構(gòu)透氣性好,適合需發(fā)酵或焙火茶類。 需“一壺侍一茶”,避免串味。 2. 陶瓷 白瓷:適合高香茶類(如鐵觀音),不干擾茶味。 青瓷:釉面潤澤,常見于龍泉窯。 3. 玻璃 耐高溫玻璃可直接明火加熱,適合煮茶(如老白茶)。 4. 金屬 銀壺:殺菌、軟化水質(zhì),但價(jià)格昂貴。 鐵壺:煮水增鐵質(zhì),需定期防銹。 ![]() 四、選購與保養(yǎng)指南 ??選購要點(diǎn) 容量:單人使用80-150ml,多人可選200ml以上。 工藝:手工制品(如紫砂)需觀察接縫、氣密性。 實(shí)用性:壺嘴斷水利落,握把防燙。 ??保養(yǎng)方法 開壺:新紫砂壺用茶水煮沸1小時(shí)去土腥味。 清洗:及時(shí)清理茶垢,避免化纖布料擦拭劃傷表面。 存放:保持干燥,紫砂壺勿密封存放。 ![]() 五、常見誤區(qū) 誤區(qū)1:所有茶都適合用紫砂壺 → 綠茶、黃茶等鮮嫩茶類易被吸香,建議用瓷壺。 誤區(qū)2:茶垢代表“養(yǎng)壺成功” → 茶垢滋生細(xì)菌,需定期清理。 ??茶具不僅是工具,更是茶文化的載體。從簡化的現(xiàn)代快客杯到傳統(tǒng)茶道中的天目盞,選擇適合的茶具能提升品茶體驗(yàn),亦可作為生活美學(xué)的表達(d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