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他世界是不公平的——要懂得自救 猶太人教育智慧要訣 世界是不公平的,對此,每個猶太人都有著強烈的體驗,可貴的是他們能夠坦然地面對,并積極地尋求辦法自救。他們深深地懂得自救的道理,這也是猶太人生生不息的秘密,也為猶太民族的壯大和奮起提供了保證。 如果猶太人總是哀怨地說:“世界太不公平了,我太不幸了!”那么,顯然猶太人不會創(chuàng)造出今天的諸多奇跡。命運再不公,如果不接受就意味著放棄,而自救,忍一時之氣,卻可以為崛起提供可能。換一種方式,換一種心態(tài),等待你的將會是成功! 有人譏笑刺猬和烏龜膽小,遇到一點事就縮頭縮腦,不知道這樣的人是否羨慕螃蟹,總是橫沖直撞,一副要與人決一死戰(zhàn)的模樣? 單看結(jié)果就知道了,刺猬和烏龜躲過危機,而螃蟹落了個入鍋的下場。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很多不幸是自己無法把握的,比如貧窮的命運,比如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比如不被尊重和認同,工作發(fā)展受挫,別人總是用有色眼鏡看自己……這時是像螃蟹一樣沖上去與人一爭高下,還是像刺猬和烏龜一樣忍一時之氣,通過努力來想辦法拯救自己呢? 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nèi)基出身貧困。他的父親威爾·卡內(nèi)基以手工紡織亞麻格子布為生,母親瑪琪則以縫鞋為副業(yè)。1848年,由于父親失業(yè),卡內(nèi)基全家遷往美國,居住在匹茲堡附近。為了養(yǎng)家糊口,父親不得不挨家挨戶去推銷自己織的桌布;而母親則為一家鞋店辛苦地刷洗縫補鞋子,經(jīng)常每天都要工作16—18小時??▋?nèi)基則白天做童工,晚上讀夜校。據(jù)卡內(nèi)基回憶,那時,他只有一件襯衫,因此,每天晚上,他的母親總是要等到他睡下之后,趕緊把它洗凈、晾干、熨平,以便第二天他能接著穿。 比起那些一出生就富有的人來說,命運對他是很不公平,但卡內(nèi)基沒有抱怨,沒有沉淪,相反,他奮發(fā)進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為自己爭取幸福的生活。他曾說過:“我從小就力求上進與發(fā)奮,決心到長大之后要親手擊敗窮困?!?/span> 世界不公平,但卡內(nèi)基懂得曲線自救,忍了一時的貧窮,通過努力,得到了大成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卡內(nèi)基鋼鐵公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企業(yè),它擁有2萬多員工以及世界上最先進的設(shè)備,它的年產(chǎn)量超過了英國全國的鋼鐵產(chǎn)量,它的年收益額達4000萬美元。 比爾·蓋茨曾告誡年輕人:社會確實不公平,這種不公平遍布每個人個人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在這一現(xiàn)實面前,任何急躁、抱怨都毫無益處,只有坦然地接受這一現(xiàn)實并忍受眼前的痛苦,才能扭轉(zhuǎn)這種不公平,使自己的事業(yè)有進一步發(fā)展的可能。 世界是不公平的,對此,每個猶太人都有著強烈的體驗,可貴的是他們能夠坦然地面對,并積極地尋求辦法自救。他們深深地懂得曲線自救的道理,這也是猶太人生生不息的秘密,也為猶太民族的壯大和奮起提供了保證。 此外,韓信受胯下之辱,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不都是“自救”么? 這也就提醒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妨學習猶太人,告訴孩子“世界是不公平的”,一個愿意接受這種事實的人要比與世界奮力抗爭的人明智得多,因為只有接受了世界的不公平,才能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如何改變自己的境遇上,才能為成功提供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