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之前用過一款日記軟件,叫做 Day One。它有一個有趣的功能,能夠看到「往年今日」,也就是在過去每一年的今天,你都記下了些什么。 我覺得這個功能十分有意思,因此后面換軟件之后,也會想辦法實現(xiàn)這個功能。 為什么這樣做呢?因為,通過這個功能,你能夠用一種更長期、更持久的視角看待自己,你會發(fā)現(xiàn):
你會意識到:我們的生命從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連貫的。我曾經(jīng)原來是那樣想、那樣做的,而正是我曾經(jīng)的所思所做,才造就了現(xiàn)在的這個自己。 同樣,我現(xiàn)在的每一個思考和行動,又在塑造著未來的自己。那么,當未來的我回顧過去,是會感謝今天的自己,還是會后悔? 這是一種十分有趣的視角。 你會發(fā)現(xiàn),把時間拉長,你看待許多事物的眼光會全然不同。你不再拘泥于它在當下會如何,而是能夠跨越更寬廣的生命長度去看待它,思考它會對你在將來帶來什么、造成什么影響。 這也就是我今天想跟你分享的思維方式:把「過去的我」和「未來的我」聯(lián)系起來,從整個生命長度去看待問題,而不是孤立的當下。 它曾經(jīng)使我獲益良多,我想,它也能對你起到一些幫助。 ![]() 舉個例子:拖延。 許多人總是喜歡放著問題不去解決,拖到最后一刻才去行動。這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最常見的就是這么一種心態(tài): 這件事情太麻煩了、太困難了,我不愿意經(jīng)歷面對它的痛苦,因此我想把這種痛苦延后,來避免讓「現(xiàn)在的我」去經(jīng)歷它。 但問題在于,這種心態(tài),其實是一種「透支未來」的心態(tài):我們憑什么認為「未來的自己」就能更好地面對和解決問題呢? 實際上,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是:
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 1)隨著時間推移,這個問題可能會惡化,會發(fā)生難以預料的變化,會帶來新的挑戰(zhàn),從而變得比原先的問題更困難、更復雜。 2)從你把它推遲到真的去解決它的這個過程中,新的問題又會產(chǎn)生。你當然可以繼續(xù)推遲,但并不是所有問題都能無限推遲。于是,很容易使得許多問題堆積在一起,再也無法延后。 這就會導致:你原本可能只需要面對一個簡單的問題,但現(xiàn)在卻要面對一堆復雜的問題。 所以,如果有一個問題遲早都需要解決,而你由于害怕而不斷拖延它,那就相當于什么呢?相當于給「未來的自己」挖坑,增加無謂的負擔。 同樣,簡單的道理:當下的我們相對于過去而言,其實也是「未來的自己」。也就是說:我們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也許有很多來源于什么呢?來源于「過去的自己」的拖延。 而這種負擔,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它們完全是自尋煩惱。 ![]() 事實上,你可以這樣想:命運其實已經(jīng)眷顧了我們。為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它貼心地提前給了我們警告,讓我們可以把問題扼殺在搖籃之中,從容地一件件去處理。 但我們是怎么做的呢?我們辜負了它的好意,坐視問題產(chǎn)生而不去阻止和干預,讓它一天天地發(fā)展壯大,最終只能由「未來的自己」去吞下苦果。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什么呢?我們什么都沒有得到。我們只是得到了暫時的麻痹,讓自己沉浸在「我暫時不用去面對這種痛苦」的虛假的欣慰之中。 并且很多時候,由于問題并沒有真正被解決,它依舊會懸在我們心上,不斷涌入我們的腦海,讓我們無法得到真正的放松和快樂。 這是一種真正的、毫無意義的買櫝還珠。 但反過來,你可以用一個思維方式,徹底扭轉(zhuǎn)這個問題。 什么思維方式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始終問自己這么一個問題: 我能做些什么,為未來的自己提供幫助,幫他/她減少煩惱和擔憂? 一旦你意識到這一點,意識到自己所有的選擇,其實都必須由「未來的自己」來進行兜底,你就會發(fā)現(xiàn):與其拖延,不如一鼓作氣趕緊把事情搞定,這樣才能騰出更多的時間精力,為「未來的自己」減輕負擔,去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 ![]() 不僅僅是拖延,一旦你把「現(xiàn)在的自己」跟「未來的自己」聯(lián)系起來,意識到:你當下的一切選擇,都會對未來的自己造成影響,你會發(fā)現(xiàn),你會充滿行動力,許多所謂的障礙都會迎刃而解。 舉個例子,許多人不喜歡鍛煉、總是熬夜、透支身體、胡吃海塞……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不健康」嗎? 不是的,是因為他們當下能夠得到快樂,而體驗不到「不健康」的惡果。 但是,這個「不健康」的惡果,始終需要由自己來承擔 —— 這不是我們「假裝它不存在」能實現(xiàn)的,它不以意志為轉(zhuǎn)移。 再者,隨著時間推移,我們的身體狀況可能會逐漸走下坡路,面臨的問題會越來越多,能夠支配的時間和精力都會越來越少……那么,現(xiàn)在的問題,到了將來很可能被放大;而現(xiàn)在能解決問題的行動,到將來很可能會受到更多的局限和約束。 你在當下享受多少快樂,在將來可能就要付出同等(甚至更多)的努力去改善狀況。 所以,一個簡單的建議是:想象自己的未來。 你可以想象兩種生活:一種是最不樂觀的狀況,想象自己在那種情況下會怎么樣,會過上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會如何看待曾經(jīng)的自己。 然后,再想象一種樂觀的狀況,想象自己最理想的狀態(tài),想象你會如何度過每一天,想象你的身體和頭腦在多年后仍然保持敏捷、活力,想象你比現(xiàn)在擁有更多的閑暇,想象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你可以做多少事情。 再問問自己:你更愿意過上哪一種生活?你覺得目前的狀況,正在向哪種方向傾斜? 這會為你提供充足的動力,讓你能夠立刻行動起來,用「將來的收獲」來驅(qū)動當下的自己。 ![]() 這是從現(xiàn)在看未來,反過來,從未來看現(xiàn)在,同樣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什么作用呢?它可以起到「榜樣對齊」的效果,為你提供充足的勇氣、力量和動力,讓你冷靜下來,更好地去解決問題。 具體來說,每個人或多或少有一些喜歡的人物,他們一定具備一些你想要的特征,是你憧憬和努力的方向,也是你的榜樣。 那么,下次當你遇到問題時,不妨想一想:如果換成他,他會怎么想,怎么做?他如果看到你這樣,會對你說些什么? 一個非常有趣的研究是:哪怕是針對5歲的孩子,當讓他們有意識去思考「在這個情景下,蝙蝠俠會怎么做」時,他們普遍都能表現(xiàn)出更佳的執(zhí)行和控制功能。 如果你不容易找到這個榜樣,那么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想象未來的自己,問一問自己: 如果是未來更聰明、更睿智、更充滿智慧的你,面對這樣的情境,會怎么做? 這相當于讓未來更聰明的你,「穿越」回現(xiàn)在來幫助你。你會切身地感受到:我并不是孤立的、靜態(tài)的,我的過去和未來都是我的一部分。我正是解決了現(xiàn)在的問題,才成為了未來更聰明、更睿智的自己。 那么,還有什么能打倒我的呢? 這可以幫助你警醒過來,讓你用一種更冷靜的心態(tài)面對當下的問題,更加從容地去行動。 ![]() 前面講的,是「未來的自己」,那么,「過去的自己」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它的一大作用,是提供一個復盤的視角,讓自己能夠從更長的角度去回顧和審視,發(fā)現(xiàn)哪些才是真正對自己重要的、哪些是并不重要的。 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之所以會感到煩惱,原因只在于注意力和威脅敏感的雙重作用之下,把事物的風險因素放大、再放大,從而讓它看起來似乎離我們很近、似乎高大得無法戰(zhàn)勝罷了。 就像你從特寫鏡頭往里看,看到了一頭猛虎。但如果你把鏡頭拉遠,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這頭猛虎原來跟你還隔著十萬八千里,它壓根無法真正傷害到你,只是你先前被鏡頭所困住,看不到彼此間遙遠的距離而已。 因此,一個簡單有效的建議就是:如果你對眼前的事情感到焦慮,不妨退一步,把目光拉遠一點,從更長遠、更高的視角去看待這個問題,把時間拉長到半年、一年、五年、甚至你的一生,再問一問:它還嚴重嗎? 這個簡單的技巧,就叫作「心理距離」。你跟一件事情的心理距離越近,就越容易受它影響;反過來,你跟它的心理距離越遠,就越容易冷靜、客觀地處理它,擺脫情緒的干擾。 許多時候真正阻礙我們?nèi)ソ鉀Q問題的,不是問題本身有多么困難,而是我們對問題的恐懼。但一旦你把「心理距離」拉遠,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恐懼壓根不存在,它只是你的錯覺而已。 所以,即使你不喜歡做日記,有一種方式也是可以試試的,那就是試著記錄下自己焦慮和擔憂的東西,等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再去回顧,看看這些記錄下來的焦慮,有多少真正發(fā)生了?它們真的像你擔憂的那么嚴重嗎? 你也許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之前的擔憂,都只是杞人憂天罷了。 這是一種良好的鍛煉,一旦你適應了這種視角,就再也不容易被無謂的焦慮和恐懼所困擾。你會清楚地知道:它們只是被你的注意力夸大了而已。 ![]() 另一方面,把「過去的自己」跟現(xiàn)在連貫起來,也能為你提供動力和支撐。 我在文章里提過:當我們面對問題時,主宰我們思考的是什么呢?是我們的「內(nèi)隱自我」。它由我們的經(jīng)驗和行動構(gòu)成。我們做過什么事情、面對過哪些困難、解決過什么問題、是對出錯耿耿于懷還是對成功印象深刻…… 這些,都構(gòu)成了我們的「內(nèi)隱自我」,也就是我們腦海中對自己的判斷和預測框架?;谶@個內(nèi)隱自我,大腦才會決定我們?nèi)绾慰创斚碌膯栴},是充滿自信,還是感到恐懼。 它就像我們的身體狀況一樣:你越「強壯」,越精力充沛,就越不容易被問題困擾;反過來,你的體質(zhì)越弱,就越容易把困難放大。 所以,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日常生活中,多積累一些自己「做得好」「做對了」的記憶和經(jīng)歷,潛移默化地給自己正向的肯定和暗示,不斷豐富自己的內(nèi)隱自我。 這些經(jīng)歷可以非常小,比如:做對了某個決定、得到了別人的贊賞、做出了不錯的成績、產(chǎn)出了滿意的作品……這些都可以。 關鍵在于,要把它變成習慣,下意識地去收集和積累。就像養(yǎng)料一樣,讓它不斷滋養(yǎng)你的內(nèi)核,讓你的內(nèi)核慢慢變得強大,無所畏懼。 這會是你對抗困難、獲得自信的最好來源。 ![]() 最后,分享一個我十分推薦的增強日常幸福感的方式:主動留意和記錄美好的時刻。 我們很多時候都在忙碌奔走,很容易忽略生活中許多微小而美好的事物。那么,試著讓自己靜下來,有意識地回顧和感受曾經(jīng)打動過你的美好點滴,既是一種有效的療愈,也是一種對洞察力和感受力的訓練。 比如:打開相冊,翻出一張照片,問問自己:這張照片是在什么場景下拍攝的?你還能不能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感受到當時的畫面、聲音、氣味和心情? 或者,翻開日記和資料,找到自己第一次獲獎的經(jīng)歷、被公開表揚的經(jīng)歷、第一次約會的經(jīng)歷…… 也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有意地留意和記錄一些讓自己感動的細節(jié),然后拿出來回味。 這些事情可以非常小、非?,嵥椤1热纾?/span>
…… 甚至,哪怕只是片刻的感受,也可以記下來。比如:
然后,在疲憊的時候,忙碌的時候,不妨讓自己靜下來,暫時忘掉工作和生活中的焦慮和煩惱,回顧自己曾經(jīng)這些充滿成就感和幸福感的經(jīng)歷。 這是一種為自己注入能量的極好方式。 ![]() —— 閑聊時刻 —— 稍微總結(jié)一下今天的文章。 我想跟你分享這么一種思維方式:把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自己連接起來,從整個生命的長度去看待事物和自我認知,而不局限于孤立的當下。 這樣做的作用是: 對未來而言:
對過去而言: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給你一些啟發(fā)和幫助。 |
|
來自: 新用戶2417Jhh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