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個情節(jié),展示各人的性格與態(tài)度——不止是寶玉與薛蟠,還有寶釵的、王夫人的、王熙鳳的、黛玉的。 關(guān)于這副藥,是寶玉說的:“太太給我三百六十兩銀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藥,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薄扒皟貉Υ蟾绺缜罅宋乙欢?,我才給了他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尋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銀子,才配成了?!?/span> ![]() 別的不說,就看寶玉這幾句話,前后矛盾也太明顯了吧?前面剛說了三百六十兩銀子就可以,后面馬上說薛蟠花了上千銀子才配成,兩個報價,相差三倍以上!當(dāng)然薛蟠是奢侈揮霍的,可寶玉又是什么節(jié)儉人?怎么就能差這么多? 仔細(xì)去想,矛盾還多著呢。說到燕窩,寶玉告訴紫鵑:“雖不便和太太要,我已經(jīng)在老太太跟前略露了個風(fēng)聲,只怕老太太和鳳姐姐說了?!彼芮宄l最心疼黛玉。怎么這時候,就直接向王夫人提出要錢了?既然有“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的藥方,為什么不向賈母去說? ![]() 而且,寶玉一向大方。他好雜學(xué),也略懂醫(yī)理藥理,可能知道一些偏方。問題是,既然知道,為什么不愿意給薛蟠,需要“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給了他這方子”?囤積居奇、挾以自重嗎?這也太不符合寶玉的為人了吧? 如果說,根本沒有這藥方,完全是寶玉杜撰的呢,也說不通。固然寶玉愛杜撰。給黛玉起“顰顰”為字,就假托是“古今人物通考”上的典故,被探春揭穿了。可是這次不同。他們這里說著,鳳姐從里間屋里走出來做證,還舉出珍珠與三尺上用大紅紗的細(xì)節(jié),哪里是信口編出來的? ![]() 既然真有這藥方,寶玉為什么不愿給薛蟠?只有一個解釋,就是雖然有藥方,可是太過離奇,以寶玉的生活經(jīng)驗與常識,也知道不靠譜。他只是當(dāng)成奇聞?wù)乒蕘硎詹氐?。而薛蟠不知從哪里聽了個影子,就來找寶玉要。寶玉知道不靠譜,提供給薛蟠相當(dāng)于詐騙,才不愿意給;但被薛蟠纏了“一二年”,實在煩不過,只好給了他。 明知是假,薛蟠卻信以為真。寶玉要是到處跟人說起,那就是在嘲笑薛蟠智障了。這也不符合寶玉的為人。不過,這一天情況特殊:跟黛玉鬧了別扭、生了大氣、害得黛玉都寫《葬花吟》控訴“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了,又傾訴肺腑,終于與黛玉和解。大氣之后,繼以大喜,寶玉激動得有點語無倫次起來,才信口說出配藥之事。 ![]() 引出配藥的,是王夫人“前兒大夫說了個丸藥的名字,我也忘了”、誤記成“金剛兩個字”,寶玉就用“若有了金剛丸,就有了菩薩散”、“都是叫金剛、菩薩支使糊涂了”來調(diào)侃母親。王夫人溺愛地罵他“又欠你老子捶你了”,一向畏父如虎的寶玉卻回答“我老子再不為這個捶我的。”這里隱隱透露出一個消息:王夫人崇信佛道,賈政是很看不上的。 王熙鳳替寶玉做證,是就事論事,因為薛蟠的確找她要過珍珠。同時,王熙鳳也是好事之人,又跟寶玉親近,見他受窘,忍不住出頭。 ![]() 但既然王熙鳳都知道,寶釵怎么可能不知道?為什么她會說“我不知道,也沒聽見。你別叫姨娘問我”呢? 寶釵也是人間清醒。她當(dāng)然知道哥哥興師動眾配藥之事。根本的,賈府的事兒,她都知道不少;薛家的事兒,哪里能瞞得過她?薛蟠又不是保密謹(jǐn)慎的人。 ![]() 不說,是因為不便說。承認(rèn)有配藥之事,就等于承認(rèn)哥哥上了當(dāng)、受了騙、還是追著求著上當(dāng)受騙,自曝其短;要不然,就得昧著良心,非說連王夫人都不相信的藥方是真實有效的。兩者她都不愿意。只好推說“我不知道,也沒聽見”了。 寶玉本來是找寶釵求證的,寶釵的否認(rèn),多少駁了他的面子??墒且运幌虻膽z香惜玉,不僅不生氣,反而替寶釵解釋:“寶姐姐先在家里住著,那薛大哥哥的事他也不知道。何況如今在里頭住著呢,自然是越發(fā)不知道了。” ![]() 解釋歸解釋,心里還是有點兒芥蒂,所以一邊跟別人說話,一邊“拿眼睛瞟著寶釵”。 只是寶玉忘了,他和黛玉才是爭吵后剛剛和解的小情侶。不管是向?qū)氣O求證,或者“拿眼睛瞟著寶釵”,還是替寶釵解釋,都有冷落黛玉的嫌疑。如果是豁達(dá)之人,這點小冷落自然不放在心上。可黛玉豁達(dá)嗎?所以有“用手指頭在臉上畫著羞他”、“舅母聽聽,寶姐姐不替他圓謊,他直問著我”這些話。 ![]() 看似撒嬌,其實黛玉心里已經(jīng)有點兒生氣了。所以在賈母的丫鬟來找他倆吃飯時(寶黛是跟著賈母吃飯的),她會說:“他不吃飯了,咱們走吧。”“你就等著,我先走了?!逼鋵嵤窍M麑氂褡飞先ズ逅?。 當(dāng)著眾人,寶玉也有點兒下不了臺,于是“我今兒還跟著太太吃罷”、“叫那丫頭'去罷’,自己先跑到桌子上坐了”。不去賈母處吃飯,是不追著黛玉走,跟黛玉有點兒小賭氣。 ![]() 小情侶間的小矛盾,別人也許注意不到,自以為是寶玉愛情參與者的寶釵,怎么可能忽略?她很綠茶味地提示寶玉:“你正經(jīng)去罷,吃不吃陪著林妹妹走一趟,他心里打緊的不自在呢?!?/span> 這樣一說,寶玉面子下不來,只好回答:“理他呢,過一會子就好了?!焙孟窈軓娪菜频?。可是強硬不過一刻,吃過飯就“記掛著黛玉,忙忙的要茶漱口”,引得探春惜春都取笑他。而寶釵,洞察了寶黛的小賭氣,又很綠茶味地補充:“你叫他快吃了,瞧林妹妹去罷,叫他在這里胡羼些什么?” ![]() 寶玉沒想到,那句強硬的“理他呢,過一會子就好了”,會被黛玉偷聽了去——黛玉喜歡偷聽人說話,不止一次——所以在他去賈母屋里找到黛玉時,黛玉不理他,卻一再向別人說“理他呢,過一會子就好了”,來向?qū)氂癜l(fā)脾氣。 這一個小小的情節(jié),不過是幾句閑談,卻把薛蟠的呆氣與揮霍、寶釵的“不干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王夫人的好佛道、賈政對王夫人好佛道的厭棄、王熙鳳的好事與維護(hù)寶玉,都表現(xiàn)無余。 ![]() 然而最好看的,還是寶、黛、釵之間的三角感情:黛玉的敏感小性兒、率性執(zhí)著,寶釵又想插進(jìn)去又插不進(jìn)去,寶玉想要左右兼顧卻左右都得罪,愛情的甜蜜與煩惱,都濃縮在這一小段中。 |
|